第一卷:混沌的时代——第十章:历史的拐点() (第22页)
韩微急忙摆了摆手,笑道:“也不算甚么大事,实不相瞒,秦某是想向陈公请教一下他对芦子关巡检使李大人的看法……”
陈素一怔,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缓缓点头道:“原来如此……”
……
张永德亲自出门将一脸倦容的王朴迎了进来,微笑着吩咐随侍的禁军卫士沏茶,转过身才问道:“如何?伯公这一天可有收获?”
王朴捻着胡须微笑道:“老夫不与将军客气,实话实说。此番丰林山之行,老夫有所得!”
张永德缓缓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微笑着道:“说来听听……”
王朴沉思着道:“丰林山上训练新兵之法,乃是老夫生平仅见,其严厉处细微之极,然则却绝少见到军棍或斩刑。官兵之间上下级壁垒森严,然则却在一处用饭,所食无论是材质还是分量都没有差别,虽然打骂士兵在军中是家常便饭,但却不曾见有军官驱使士兵做私事。周正裕乃是御侮校尉,是李革的左贰,老夫见到此人之时,他居然在自己刷靴子……”
“……副指挥级别地军官自己刷靴子……”张永德沉默了起来,这种事情即使是在禁军当中也绝不可能有。
“还有其军纪之简洁,也是让老夫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王朴脸上带着极为凝重的神色道。
“怎讲?”张永德问道。
“其军纪全部加在一起不过十三条而已,而且老夫没有见到斩刑。那个陆队头告诉老夫,军中是禁止滥杀地,极少有斩刑,军官不能随意处置士兵。凡监禁、劳役、肉刑、死刑,必须由营队两级军法官会审,同时还要有犯卒的队头在场旁听;死刑一律要上报李革本人,由他复核之后才能最后行刑斩首……”
“真是麻烦啊……”张永德眉头紧锁着道。
“不错,老夫也一直在诧异,不杀人立威,不严刑峻法,如何能够治得住这群骄兵悍将!然则丰林山上的军士军纪之好更是老夫生平所仅见,其卒行则两人成行三人成列,食则依次序排队不喧哗不拥挤不争抢,操练时能够身材笔挺在太阳底下一个姿势站上足足两个时辰,站岗的士兵披甲执兵,即便是营中军官通行,也要对齐口令才能放行……抱一将军,这样的军队,你见过么?”
张永德已然听得呆了,半晌方才回过一口气来,却没有回答王朴地问话。道:“还有么?”
王朴道:“山上不仅有军垦屯田地营地,还有木匠和铁匠,丰林山士兵手中的兵器,如今都是自己打造的,山上还有伤患营,里面居住着的都是一些因战负伤乃至致残地士兵。下官仔细询问了一番,其中几个竟然是折家地兵!”
张永德大吃一惊:“折家军在丰林山上?”
王朴摇了摇头:“我仔细问过,这些伤兵是在魏平关负伤,而后因为前面的治疗条件简陋,这才转到丰林山上的伤患营来养伤的……”
张永德喃喃道:“看起来,折家和这个李革的交情不浅啊,居然两家地伤兵都在一处养伤。”
王朴道:“不止如此,下官验看了他们从芦子关带回来的两百七十五颗人头。可以确认全部都是货真价实的异族,
狠胡须颇多。下官虽然不是军伍出身,却也能够当实在在厮杀得来地战果,绝非杀良冒功!”
张永德点了点头:“这一点我们派往芦子关方面的人已经回报了,修路的流民们已经在传扬,李革打了大胜仗,党项人在芦子关前扔下了两百多具尸体狼狈而去。这应该是自定难军兴起以来在延州人手中吃的第一个大亏。这个李革,实在是不简单啊……”
王朴叹道:“此人至今为止还没有见过,不敢断言,不过这个肤施县令秦固……”
张永德皱起了眉头:“秦固如何?”
王朴脸色变得肃然。感慨道:“此人若假以时日,必是廊庙之才!”
“哦?”张永德饶有兴味地翘起了嘴唇,“能得伯先生如此评价的人可是不多啊……”
王朴道:“此人一腔血气,倒也还罢了,年轻人大多如此。然则此人身上自有一番正直凛然之风范。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是谓也!他不像那些寻常州县官吏坐井观天见识短浅。然则却绝不屈就情势摒弃原则,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作为亲民之官,能以百姓黎庶为天,便是天下一等一地好官。如今人大多少风骨,这样的人已经极少见了。”
他顿了顿,道:“此人能够心甘情愿为那李革驱驰,可见这个姓李的武夫也绝非能打能杀善于治军那么简单。”
张永德颔首道:“这一点永德也早便想过了。一州之内,官和武将不能一致。这已经不新鲜了。能够得到官和武将一致推戴的藩镇极少,这个李革能够做到,可见其人必有过人之处。芦子关一战地内情虽然难以确知,然则以一个指挥地兵力竟然能够杀敌两百七十五人。这几乎已经是一营兵马的总额了,此人若为大将,数千军马便可纵横天下。”
王朴深表赞同,他笑道:“今日在山上,老夫以曹满刘裕之语相试探,那个性陆的军官倒还罢了,却激得那秦固颇为恼火。这小娃娃当着老夫的面数落延州节度和朝廷,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明白说道即便是朝廷反对,九县军民也要一心一意推戴李革上位。以老夫看来,若是朝廷真个逼急了,旁人如何不知道,他是真有拥戴李革脱离朝廷治下的决心的!”
“哦?”张永德吃了一惊。
王朴叹道:“其实平心而论,他说地并没有错,这许多年来两代朝廷确实不曾于延州军民有过甚么恩惠。前朝和本朝,在这件事情上做得甚至不如石敬叔侄。然则去年今上登大宝,第一批上表归顺的藩镇中便有延州……”
张永德道:“是啊,若不是高允权识趣,称臣在先,以他的辖区和军力,无论如何捞不到侍中的高位。朝廷此番之所以难于措置,也正是因为此。高允权毕竟于当今皇帝有大功,若是此可见他失势便弃之不顾,朝廷在四方节度们眼中岂不是过于势利了?”
王朴不以为然道:“抱一将军,话不能这样说。两次向朝廷上表归治,其中的关键人物都是延州的观察判官李质,高允权虽有此心,若没有李质一力促成,只怕也不会那么容易。比起武将和高家,延州的官们更值得依赖,毕竟他们心向朝廷企盼天下一统,这和朝廷的想法是一致地。”
张永德愕然:“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支持那个李革?”
王朴摇了摇头:“下官只说出了一个事实,至于支持谁不支持谁,那不是下官和将军所能决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