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生活真的丰富精彩,相比中学时代的社团活动,大学生所拥有的活动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看,都具有无法比拟的特色。
我真的羡慕那些可以参加各种社团的同学。其实社团活动的招新中,都说自己是只要你热爱,即使你零基础也觉得你行的话,我那时真的是信的。我至少向5个社团提交了自己的申请,洋洋洒洒的字用来表达我对社团的渴望,但似乎渴望不够?还是西南大学的社团里,人才济济,我写的字并不足以打动看到这份申请的社团领导?抑或是社团招新的并不需要像我这般傻傻的不知热情出处的土学生?
总之我不明白。
也总之,没有加到那些热门的社团,一个都没有。
就在我快平复了没有被社团招录的情绪中时,爱心社给我发了信息,说希望我能够按时参加社团活动。
这像陷入泥潭中而被救回时的狼狈者,但我却突然发现,其实这个社团没有那些宣扬得花里胡哨的社团那么花里胡哨,连开会的教室也并不大,当然人数也并不多,加上和我一起新加入的成员,也不超过30人。第一次开会时,社团领导(那并不怎么像领导的领导)说大家的爱心值得信赖,后续有一些实践活动,希望大家可以积极参加,还设置了qq群,大家在群里交流,行动的时候可以更方便联系。
时过多年,我仍然记得在爱心社参加的那几次活动。确实直到多年以后,我觉得爱心社选择我,而我也确实适合做这样的工作,想来其他那些对技能有要求的社团没有成功,大抵也是确实技不如人。
看我此时的字,你便知道,学社、诗歌社等浪漫气质的地区,都不适合我的;而想想我这并没有像农民一般多年劳作,更没有运动员一样强壮却相当短小的身体自然也不适合体育类别的社团,甚至连表演类的社团,也应该是不可能同意我的加入的。
嗯,释然。
不知不觉,又偏题了。那几次社团活动时,我们一起去北碚的一所小学,对口联系的是一些农民工子女,主要是陪他们在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做一些小游戏什么的,当然主体是陪伴。因为年纪太小,一个人下午在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父母都是进城务工,无法做到陪伴,社团对接了一部分这样的学生,而大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全程是免费的,甚至于出行的公交费用,其实是需要自己给的。
我对口的小姑娘小慧,才刚刚2年级,每天都是坐公交来上学,第一次见面后,我和小慧坐上回她家的公交车,她家住在北碚城外一处农场的管理房。管理房一共有三层,一楼没住人,二楼和三楼是小慧家和农场另外一家人居信的。去的路上,公交车出城以后,满眼绿色,秋季蒙蒙的下午,还有小慧房并不宽敞的屋子,相得益彰。
看到这里的你会不会觉得相得益彰用得不对?
其实真的不对,但在我的角度来看,真真合适。首先,我觉得她家居住环境还是不错的,离北碚城区很近,房屋边上全是种着茂盛的果树,即使秋季阴沉的下午,仍有丝丝温馨。其次,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家的房子也并不见得比小慧现在住的房子好。不同的是,我家的屋在乡下,即使在镇上,也不是什么城里人时兴的套房、洋房、别墅什么的。即便小慧家的房子,整体都有灰灰的感觉,我和她也有许多相似处。
那段时间,每周我都会有2个下午去陪她。社团安排的是每周四一次,我自己和小慧商量好,变成每周二和周四两次。为什么会增加呢?仍然是我自己的感觉,我觉得一周一次的陪伴太少,即便是一周两次,仍然是不够的。但这只是我这个穷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能做到的边际。
一学期后,社团不再做和小学的合作,说学生家长觉得这样意义不大,打扰了孩子的学习。想来大概也是,大学生和孩子的亲近,必然会传递不少信息给他们,而这里面定然会有父母不同意过早传达的。
拿小慧爸曾经说“和你们这些大学生接触了以后,小孩还以为开心地体验着每一天,未来就会光明。你给她带的零食,我不许她吃。”他希望小慧在见识他们生活不易之后发奋图强……这真是没错的,我也是这般成长的,一路成长,我稚嫩的思维单纯地也认可努力,但直到多年以后才现,努力的方面真的不一定那么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