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锰矿作为东临当时重要的矿产资源,为东临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开采量的逐年减少,资源的枯竭已无法避免。
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资金涌入市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东临锰业公司的关停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选择。
经过东临市政府和一些老一辈的领导和专家的深思熟虑,通过努力向上级机关请示,最终决定关停东临锰业公司。
极少有人知道,关停东临锰业公司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将苍山彻底炸平,西城区和苍蓝县就连在了一起,现在的临湖区,当时还只是一个县。另外一个就是将苍山已经开采遗留的矿洞全部填平,这个费用比炸平苍山支出更多。
如果炸平的苍山,临湖区很就不存在,而是苍蓝区了,而东临市的机场也将建在苍蓝区。
当时,市政府的考虑是从东临市自身的发展来做的判断,苍蓝县之外是莱州市贡朵县,从经济发展来看,当时的东临市各种设施和条件和莱州市有一些小差距。
如果将苍蓝县改成苍蓝区,对于东临市而言横向更长,但同时纵向不足。
城区和莱州市贡朵县连在了一起,很可能苍蓝区的招商优惠期一过,投资商就会前往隔壁的贡朵县,变相的给莱州市的贡朵县发展也带来了机会,特别是围绕机场的航空经济发展,很可能就会选择去贡朵县。
因此,东临市政府经过深入分析和权衡利弊,东临市政府最终选择了后者。
选择了支出费用更高的填平矿洞的方案,报上去的方案也是尽可能的从环境保护、生态毁灭后不可逆转的角度来说明选择这个方案的原因,也获得了上面的认可。
为了妥善解决关停后的后续问题,上级机关和东临锰业公司的总公司都专门下拨了一笔资金,用于处理遗留的矿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上级政府对环保事业的重视,也体现了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长远考虑。
将苍山已经开采遗留的矿洞全部填平的方案,虽然费用更高,但却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避免对当地生态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然而,东临市的发展同样需要资金投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东临市市委记的陈建松找到了在市林业局任职的袁天义,请求他返回老家苍蓝县,主持植树造林和组建苍山护林队的工作。
对于市委记用请求两个字,袁天义吓得不轻。他也是体制内的,这样的字眼可不是一个市委记会对他说的。
知道市委记说出了原有,袁天义才知道,他连拒绝的资格都没有了。
为了东临市的发展,这笔从上批下的资金,一定是要挪用的,否则东临市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发展,招商引资。
但是陈建松答应,填埋的最低量一定是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也就是苍山只要不开挖就不会大面积塌方的前提下。
袁天义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在他的带领下,当时的东临市和苍蓝县各单位部门都布置了任务,开始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
为东临市打造一个“城市之肺”,这就是当年的口号和宣传。
这也是为什么护林队没有工资,却拥有明知不“合法”的罚款权和五十年耕地承包的协议的原因。
“五十年,我也该入土了。之后有什么事,谁又知道对错。更何况,陈建松承诺会给后续的市委记交待,慢慢的依然还是要去把没做完的填埋做完。”袁天义的双肩上下轻微的抖动,显示出此刻他内心是多么的痛苦。
听到这里,袁天义的这番话,让在场的王占东和林硕都是一身的冷汗。
这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决定的,可以说是整个东临市时任的领导班子恐怕都参与其中了。但王占东甚至在内心中都不敢去评价(此处省略的字眼,是王占东也只能意会的。)
“人人都以为我们是为了那高额的罚款守在苍山,实际上现在苍山的外壳全靠这些树密密麻麻一根根树根连接在一起支撑起的。少一棵树也是危险异常的!”袁天义说道这里,满是皱纹的双手已经用力的握紧。
林硕颤抖的说道:“袁天义,你的意思是当年没有填埋到安全的底线?”
袁天义的头低得更低,犹豫了好久,终于轻轻的点了点头。
当他拿出这个铁盒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没有再隐藏下去的心了。
这二十多年,每一次下到矿洞里去,他的心就折磨一次。不单是当年没有填埋到最低的保障量,后续的东临市委市政府领导就没有一届继续填埋过,仿佛当年的事已经完全过去了。
那些遗留的小采矿企业每年还在加重苍山的空洞,他也曾经匿名举报,可是却石沉大海,直到省纪委正式对外公布出原林业厅厅长高攀被立案调查,他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举报石沉大海了。
东临锰业的总经理都成了省林业厅厅长,当年的东临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就算还在职,肯定也是高高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