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宴会上的风波,随着柳城侯嫡女的死去而渐渐消散,最近人们关注的事情在于辽王的新职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统御四海,念及诸臣之功,以定社稷之安。今之辽王,忠心耿耿,志虑忠纯,其才略之高远,德行之醇厚,众人皆知。于朝堂之上,多有良策;于外邦之务,屡建奇功。
朕深思熟虑,斟酌再三,今特擢升辽王为工部尚,掌天下营造之务。望辽王秉持公正之心,不为私利所动;怀勤勉之态,不懈于政事。当革故鼎新,除旧弊以开新风;当谨守职责,察疏漏而臻完善。使工事有序,百业兴隆,桥梁道路通衢无阻,宫阙城池坚固巍峨。造福黎庶,泽被苍生,以报朕之恩宠,不负百姓之期望。
钦此!
自辽王回京所有人都在想辽王会以何种身份重返朝堂,所有人都认为会是兵部尚,毕竟兵部尚年岁以高,再加上辽王擅兵事,去兵部合情合理,却没想到去了工部。
吴飞宇看着手中的圣旨,他也想不到会是工部。前来宣旨的戴全看着吴飞宇的神态,以为他对任命不满,连忙解释道“王爷,这是太上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工部是六部中最为清闲的一个部门,况且王爷的各种奇思,也需要工部去完成,所以太上皇就让您接手工部,再加上前工部尚一直对您不敬,所以太上皇也是趁机给您报个仇。”
吴飞宇听了戴全的解释,神色稍缓,微微拱手道:“多谢公公解惑,本王定当不负太上皇所托,尽心尽力于工部之事。”
戴全脸上堆满笑容,说道:“王爷明白就好,那咱家就先回宫复命了。”
吴飞宇点头,命人送戴全出府。待戴全离开,吴飞宇独坐房,陷入沉思。他深知这看似清闲的工部,实则暗藏玄机,若能有所作为,或许能为日后铺就更坚实的道路。但前有兵部尚之位的揣测,今又接手这出乎意料的工部,朝中众人的目光必将聚焦于此,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考验。
然而,吴飞宇并未被困难吓倒。到了工部之后,他雷厉风行,立刻着手筹备扩建船队之事。他深知大齐的繁荣不仅在于陆地,更在于广阔的海洋。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可朝堂之上,权谋斗争从未停歇。一日早朝,几位大臣率先发难。一位年逾半百、胡须花白的大臣出列,拱手奏道:“陛下,臣以为辽王此举实在不妥。扩建船队所需耗费巨大,如今国尚不充盈,此举无疑会加重百姓负担,动摇国之根本。”
吴飞宇闻言,神色镇定,向前一步,朗声道:“大人此言差矣。扩建船队并非一时之耗费,而是着眼于长远之利益。海洋广袤无垠,蕴含无尽财富与资源。若能拓展海上商路,不仅能增加税收,充盈国,更能促进贸易往来,带动各行各业发展,百姓亦能从中受益。”
另一位大臣紧接着说道:“辽王莫要巧言令色,海上风浪无常,危险重重,且常有海盗出没。此举风险巨大,稍有不慎,便会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吴飞宇目光坚定,直视那位大臣,回应道:“风险固然存在,但不能因噎废食。只要筹备周全,训练有素,加强海防,何惧风浪与海盗?况且,若因畏惧而不敢尝试,我大齐何以开拓新的疆土,何以实现繁荣昌盛?”
这时,又有大臣阴阳怪气道:“辽王如此急切,莫不是有什么私心?难道是想借此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
吴飞宇怒目而视,高声喝道:“本王一心为了大齐的繁荣,此心可昭日月。尔等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吴飞宇毫不退缩,据理力争,陈述扩建船队、拓展海上商路对大齐的种种好处,以及所做的周全准备和应对之策。
在这波谲云诡的斗争中,钱进来和贾琏因其出色的才能和表现,得到了朝廷的任命。钱进来被封为神威将军,贾琏则被封为神武将军。两人分别掌管着一支水军,肩负起拓展海上商路的重任。
钱进来性格豪爽,治军严谨,他所率领的水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贾琏则机智灵活,善于应变,在与各方势力的周旋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
他们率领着各自的船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一路上,遭遇了狂风巨浪的考验,也面临过海盗的侵扰。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一次次化险为夷。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成功开辟了多条海上商路,为大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和资源。大齐的繁荣因他们的努力更上一层楼,吴飞宇在工部的功绩也因此备受赞誉。而那些曾经试图阻碍他的大臣,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偃旗息鼓。
只是隆武帝看着在工部如鱼得水,且因为大齐水军所获得的丰厚利润,让国充盈,民间也因此所获甚丰,吴飞宇在朝中威望越来越高,这让隆武帝寝食难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