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失望,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经历可谓“典范”。他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贫苦的家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岁时,他和家人被赶出住所。9岁时,他的母亲去世。21岁时,他经商失败。23岁时,他因为竞选州议员而失去工作,还被法学院拒收。同一年,他借钱开始经营另一桩生意,但一年后便破产。26岁时,他订婚,但没过多久未婚妻去世了。不久,他唯一的姐姐又死于难产。林肯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卧床6个月不起。对于任何一个遭遇以上挫折的人而言,内心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林肯遭遇的每一次挫折、失败对于很多人而言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但林肯并没有消沉,反而在51岁时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或许正如林肯自己所言:“我对于失望太习以为常了,所以不会懊恼。”林肯似乎非常擅长把失望当作自己勤奋和自律的教训,而不是萎靡。也正因如此,林肯才能够不断整合自己的人生轨迹,而不是放任。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有心理学家对美国人和德国人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类情绪频率和强度的详尽调查。在包括伤心、内疚、尴尬等13种容易引起人们不适的情绪中,失望是调查反馈中强度最高的情绪。就频率而言,失望也“名列前茅”,仅次于焦虑和愤怒排在第三。有相关研究显示,人到中年之后,如果现实中所达到的不及他们所期望的,那么失望就是最容易出现的情绪。林肯之所以能够度过中年危机,就在于他已经适应了失望,并能够以建设性的、积极的态度对待希望落空后的黑暗。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在他的著作《选择的悖论》中提出:“我们在控制自己的期望上多下功夫,要比做任何其他事情更能影响我们生活的品质。”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清楚:你的期望越高,潜在的失望也就越大。
那么,究竟该如何减少潜在的失望呢?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另一种是改变现实。以跑步为例,很多人对自己跑步的速度、距离要求太高,跑步姿势又要求尽善尽美,如果自己无法实现,情绪就会低落。若把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仅易于实现,而且心理也容易满足。另外,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基于一厢情愿的想法,对有明星参演的电影充满好感,但是真正从电影院出来之后,又感觉不值。
当然,降低自己的期望也不是说没有任何底线。要知道,如果没有期望,人就不再会有任何希望。所以,降低归降低,但自己也应该在行为上有所改变。林肯一生遭遇了很多失望的打击,有些甚至影响了他的生活和事业,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从这些失望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稳步向前。林肯曾经说:“我走得很慢,但从不后退。”或许正是这样一种精神,让他在失望中能勇往直前。所以,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可以通过降低期望来调整自己的心情,但绝不可以原地踏步或者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