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极品网

第七章(4-7)

彦记坐在办公室,爱人来信中有关孩子问题的讨论,再一次刺激了他的大脑神经。八二年写进宪法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旨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各级政府的落实措施中,对于国家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一对夫妇只许生育一胎。严令之下,执意生二胎的夫妇,面临的惩罚,都是开除公职,收拾铺盖卷回家。来自农村的,被打回原形回家务农,城镇户口的,成为无业游民,自谋生路。铁道部是政企合一的央企,既有政府的原则性,又有企业的严厉性,执行国家大政方针,历来是立竿见影。母校的团委记,本来是重点培养的后备领导干部,就因为在农村的爱人,偷偷生了二胎,漏风的墙,把这信息吹到组织部门。结果呢,一夜之间,他变成了学校的锅炉工,断送了远大的前程。没有直接开除回家,已经是法外施恩了。

他与爱人,是高中同学,恩爱有加。结婚后,在亲朋好友祝福声中,沃土耕耘,很快就孕育了下一代,小两口激动的劲头正浓,愁绪很快爬上眉头。原来一朝分娩的,不是心里最想,弄璋之庆变成弄瓦之喜。他爷爷做过私塾先生,自幼得到的家教与熏陶,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他意识深处,根深蒂固。再生,就是违反国策,开除公职。不生,就是违逆祖训,罪不可恕。唯一可能变通的办法,就是告别铁路,离开已经得心应手的岗位,回到自己的小县城,再说。

世间事,不是巧妇手上的红萝卜,两头由着切的,图了这头,就得丢下那头。想清楚了取舍,他攥紧的右手,使劲砸在桌面玻璃板上。

老家那边工作有了着落,他就立即搜集好几条理由,写好工作调动申请,又仔细地检查一遍,直接呈给领导。这事,他先前给领导口头汇报过,领导留意明确,还劝说道,你回到小县城,这就荒废了铁路专业,会影响个人的仕途。真铁了心的话,拦你也没用,那边毕竟天高地阔,也正好解决夫妻分居。领导压根儿不知道,他的心思,并不是这原因,只是为了那个,他才选择放弃铁路事业,离开一起打拼的同学。

彦记的调动很顺利,俩月后,他就回到县委组织部工作。这期间,通过曲里拐弯的关系,采取打擦边球的方式,真要到了生二胎的指标。功夫不负有心人,小两口精诚团结,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传宗接代的目标。几年后,彦记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组织能力,被领导看中,推荐提拔当了县地矿局局长。新的岗位,要求经常深入现场,不到半年,他就把全县三十多家企业,跑了个遍,很快掌握了面上的情况。好的是,境内没有大型厂矿,多是由集体和私营开采的中小型金矿,以及少量的铁矿。借鉴铁路管理模式,他给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立了新规矩,每个人对应包保几个矿区,每月至少现场办公两次,对安全隐患和其他问题,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企业发生责任事故,包保干部连带考核,直至处分。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包保干部,给予嘉奖,作为年度表彰的先决条件。全局上下的积极性,立马调动起来,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跟彦记前后离开铁路的,还有季云芳。汉城机务段工作几年里,她因为出奇的美丽,成为段里不少帅哥的梦中人。她在寻寻觅觅中,却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经历了一段情感的迷茫后,她下定决心,离开了依依不舍的山清水秀,告别了情同手足的同学。回到生她养她的故地,在她父亲任教的大学里,做了名图管理员。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始终是全力倾心的,早到晚走是她的习惯,耐心细致是她的风格,热情助人是她的品德。她在图馆工作期间,丢现象不再发生,延点下班成为常态,包括环境卫生,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老师和学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都为她的能干与美丽点赞。

佳话传四方,很快地,她的干部身份解决了。快乐工作中,同时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一位留校任教的年轻老师,每次去图馆,看见她都两眼放光,视线投给她身影的时间,比在上还多。不管是看还是借,总要磨蹭到最后离开图馆,得着机会,就送上几句殷勤的话。有灵气的她,早也看透他的心思,一番了解和接触后,男女双方都出现了升温的势头。几次约会后,已经碰撞出爱的火花。她的心,逐渐被他占有。他的情,早已成了她的俘虏。她逗他说:“就你那短腿细胳膊的,也敢追我。”“高矮无所谓,重要是真心,在我脑海里,你就是女神。”他像背唐诗一样,道出自己的心声。实际上,在他见过她的美丽,又目睹她的敬业后,他已经决定,要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他的大胆表白,使她也收获了金贵的爱情。

5

电大毕业后,甄班长被安排做段党办政工干事。这当儿,正值厂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党办过去分管的部分工作,要移交给行政部门。权利收缩了,工作量没减多少,对接阶段,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不减反增。他集中精力,大忙了俩月,党办的工作,基本上理顺就绪。风风火火的他,感觉浑身的力气,有点使不出来。

转眼间,机遇就找上门来,一纸命令,调他到刚成立的铁路技工学校,任学生科科长。分局技校,位置在金州东站地区,与金州机务段比肩相望。铁道部统一规划,在全路五十多个分局,都组建了技工学校,目的是为新形势下铁路的大发展,培养现场需要的四有新人。领导工程一声令下,即可遍地开花。要唱戏就得先搭台,毕竟是新组建,一切工作从零开始。甄班长带着两个同事,整饬校舍,整章建制,日以继夜,只感觉衣带渐宽。时值三伏,金州的热,是远近出了名的,超大个的蚊子,堪比黛色的蜻蜓。当地老乡有个形容词,说是三个蚊子一盘菜。在汉城机务段的几年,甄班长没受过又干热又被盯咬的罪。办公室几台电扇拼命地转,几个人依旧是汗流浃背,筹建的日子,紧张而艰辛。紧接着的招生工作,更是紧锣密鼓,从考生报名,资格审核,考场安排,试题印制,监考分工,阅卷录取等等,学生科都得扛大头。甄班长真忙的有点晕头转向,好的是,他年轻气盛,连轴转几个通宵也不在乎。开始录生,最是关键当口,多数都是铁路职工子女,七拉八扯的都有点熟人,要么打听分数,要么托关系说人情,要么找到领导送个二指宽的纸条过来。能办不能办,是另一回事,他都得一一接待。保不准那个其貌不扬的,身后是个有大来头的人物呢。开学以后,学生科的事务少了才来,甄班长腾出时间,对前段工作做了个总结。在科内会议上,他最后强调了两点:“一个是前段时间,大家经常加班加点,工作辛苦了,我已经向校长申请了些奖金,回头发给大家。二是咱们学生科有关招生的信息,在一个阶段内,绝对是保密的。这次咱们都是第一次,没经验,大家还做的不错,以后在这方面,仍需强化。咱们学生科,人数不多,工作量不少,大家在日常,必须要团结一心,对外保持口径一致,特别是在政策解读方面,不得有不同的声音。”

古城机车检修厂的同学寅,来金州出差,甄班长邀请到家里。他的爱人,是东站地区铁路医院的医生,就在学校一条街的西头。同学大老远来,酒肉款待是必须的,爱人刚好休班,菜场采购回来,就一头钻进厨房忙碌起来。俩同学好几年没见面,先是大口抽烟大口喝茶,还有说不完的贴心话。

晚饭的点刚到,客厅饭桌上,热气腾腾的菜已经摆满。甄班长叫来几个熟悉的学生,凑个热闹。酒桌上,都是讲规则的,大家先干三杯是基础,俩同学久未见面,喝个双杯理所当然。甄班长爱人的厨艺,还没品尝几口,一瓶白酒已经见底。第二瓶打开,学生们个个双杯,敬远道而来的老师的同学,甄班长适量作陪,又一瓶空了。前面喝的酒,都是履行约定俗成的基本程序,如同跳水比赛的标准动作,后面是自由发挥了。胆量与酒量俱佳的学生,争先打头阵,举杯再邀客人干杯,接二连三,又三番五次,有主动举杯的,就得有响应提议的,都记不清自己喝了多少杯了。同学寅,也是高手,酒桌上都是站着笑到最后的。但今天,是不一般的场合,礼尚往来,他得代表一方情谊,至少要回敬大家。喝了口凉茶水,他表态了:“不管咋说,必须得感谢甄班长、嫂夫人热情款待,以及小兄弟们的豪爽相陪。来,我给大家敬一杯。”“不能一锅煮,得一个一个来。”甄班长提出了量化要求。“那是当然,就几杯酒的小事,要看感情有多深,就看是否一口闷。来,咱俩老同学先作个表率。”酒桌上,时间过的最快,不觉间,都喝了俩小时多。几个大男人,个个面红耳赤,浑身散发着热气。甄班长爱人打扫残汤剩菜时,惊讶的发现,他们五个人,竟喝光了六瓶白酒。

太激动的原因,大多喝高了,客厅这边刚清净,卫生间那边忙上了,一个个出出进进。同学寅,可能有点水土不服,加上旅途劳顿,吐的最厉害。他的头蒙蒙的,脚底下像装了陀螺一样,随时都可能旋转起来。刚睡一会,再次跑向厕所,这次严重了,吐出来的东西,是黄色液体里加杂着绿色的丝。接下来,恶心难耐,整个人支撑不住了。夜过子时,在爱人建议下,三人直奔街西头的铁路医院。急救室里,她喊来值班护士一起,给迷迷糊糊躺在床上的同学寅,挂上点滴、测量血压、做心电图检查等。必要的项目做完,确定没其他问题,甄班长两口才松了口气。两口守在急救室,盯着吊瓶里加配的多种药物,一滴一滴流进他的血管里。从凌晨到午后,连续挂了六瓶点滴,同学寅才完全恢复到常态。这顿酒喝的,肯定是没齿难忘,救治中体现的同学深情,更是弥足珍贵。

分局技校开学后,第一批增配师资力量,付兰香和邛福来被相中,成为分局技校的专职教师。

6

钱以德的第一名,帮助他在人才济济的机关大院,很快融入其中。长相上,他个头不高,圆圆的大头,宽宽的额头,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性格上,面带笑容,细语柔情,脑袋瓜又特别地机灵。工会办公室的工作,字事务交叉,有点纷繁庞杂,必须眼疾手快,才好从容应对。他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领导安排的任务,保准按时完成。同事托付的事情,一定不会耽误。白天干不完的活,晚上继续干。平时干不完的活,周末加班绝对画上句号。特别繁忙的时候,就在办公室沙发上眯会,日以继夜的干。在他无声行动的示范下,不管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师傅,还是比较年轻的师傅,自觉性都好了许多。钱以德天天在他们身边拖地板,抹桌子,打开水,都是办公室同事,谁还好意思坐视不见,不为之心动呢。工会几个部门,悄悄地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局面。办公室主任激动的,直夸自己有眼力,选准了人。

耿焜烨,原来就是班里的美男一号,一米八的个子,胖瘦适中的体型,白里透红的皮肤,匀称标准的四肢,比例精准的五官。在分局机关大院,耿焜烨的身影,出现时间不长,就引起不少热心人的关注。先是打听他个人情况,知道他没找对象,就开始穿针引线,搭桥做红娘。那个热心劲儿,就跟给自家人帮忙一样,不遗余力。也难怪,一表人才的他,刚二十出头年龄,还是领导秘,这前途远大的。就连分局人事分处副处长,都把他的名字,早早地写进招婿名单里。他跟班的副分局长,中等身材,也是个帅帅的男人,最爱跳舞,脚上的白色皮鞋,啥时间都能照出人影来。经常陪领导到机辆口单位检查工作,熟悉的职工私下就逗趣说,两位帅哥领导来了!有一回,去现场检查施工点,小车一到,耿焜烨麻利地从副驾驶位置出来,正要转身给领导拉车门,就听见背后的大修队长,高声说道:“局长好,欢迎来我们工地检查指导!”耿焜烨急忙用手势纠正,又对着车里圆场说:“工务段大修队长,已经跑过来迎接局长您了。”大修队长知道自己打错了招呼,心里就骂:“怎么这么笨呢。”又嘀咕道:“现在这些领导,有的坐前面,有的坐后面,也不好区别啊。再说,他人高马大的,还真有领导样。”

楚大泉在分局政治部的工作,要么是领导讲话,要么是工作总结,要么是上报材料。他对字,也是情有独钟,利用陪领导下现场的机会,不失时机挖掘素材。分局实现首个安全年后,他发力写成了四千余字的长篇通讯稿:《几度风雨映彩虹》。稿件很快被局报头版刊用,几天后《人民铁道》报又做了转载。章紧扣首个安全年主题,内容翔实采斐然,引来很多同事羡慕的眼神。楚大泉心里,当然是美滋滋的,为这篇选准时机,彰显分局声誉的章得意。不料,部办公室副主任瞄上了他,这可畏的后生,得敲打敲打。他是资深的老副主任,连分局领导也谦让三分。他习惯性拿起红笔,认真地看起来,不时划一道杠,有的行间还注上字。一周后,他把楚大泉叫到办公室,闭严了门,示意坐在他对面椅子上。然后慢条斯理地说:“你的章,我看过了。总体讲,还不错,说明你是动了不少脑子的。特别是章引子部分,借用抓拍技巧,选取很特色的三组镜头,给人以视角上的冲击,构思确实新颖。还有?三安’理念的提炼,也不错,有新意。但有几个地方,我以为值得商榷。比如,分局领导现场解决问题的内容里,党群领导寥寥无几,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还有,对沿线山区职工生活状况的描写,过于直白,过于细微,我看甚至有点啰嗦。”他说完对章的评头论足,端起保温杯,连续抿了几口茶,继续说道:“我的话完了,希望在以后的写作中,一定要注意。”老副主任的教导,楚大泉听的有点糊涂,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一直坚守岗位,这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值得颂扬和赞美吗?安全年是全分局上下共同拼搏的硕果,一篇通讯报道,必须要权衡哪个部门的篇幅,哪个领导露脸的次数吗?!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是啥!章不是生产队分粮,要论斤称戥。楚大泉尽力控制住情绪,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以后注意。”转过身,大步跨出副主任办公室。他耿直的态度,给自己后来的坎坷,埋下了伏笔。

八七年三月一日,成立十六年的古城分局,全部划归古都分局。这一消息,一经传开,在机关大院立即炸开了锅。它带来的响动,不啻是一次强烈的地震,眨眼间,机构消失了,所有的成员,都将面临被重新安排。眼看着熟悉的环境将不再,眼看着熟悉的人事将不再。对个别人来说,可能是机遇,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一场不期然的挑战,遭遇到的是仕途上的瓶颈。分局领导层,自然会有铁路局来统筹安排,机关中层及以下干部,他们的出路,就难说了。年龄大点的,可能得提前退出历史舞台。年龄轻点的,可能得推迟仕途进程。正值年华的,可能按素质高低、听话程度、背景薄厚等因素,分成三六九等。

原古城分局易分局长调往金州分局任职,随后又调过去分局政治部陈主任,主管运输和机辆两名副分局长,加强领导层力量。分局机关三位同学,陆续等到了新岗位。钱以德,机遇好点,被安排到古都分局工会办公室,继续干他的本行。耿焜烨,跟随分管机辆副分局长回到古都,被安排做了办公室的机要秘。楚大泉,几经磕绊,又回到古城机车检修厂,还是党办宣传干事,等于回到了原点。

在公安部门任职不久,张建华再次被推荐升了个档次,调任分局团委。他去任职时,正是由共青团中央首创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轰轰烈烈开展的当口。铁路企业,点多线长,人员分散,要把它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不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很难做到的。特色的东西,就必须建立在企业本身的特点之上。他在新岗位上,左突右冲,造势搞了好几个活动,都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次调研活动中,他受到极大地启发。金州分局,地处山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尤其是沿线站区,职工买菜买粮,多数要翻山越岭,跑很远的路。跟外面日益丰富的生活相比,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这样说一点不为过。而很多来自大城市和平原地区的年轻人,却在这里扎下根来,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为铁路的安全畅通贡献着力量。从少年变成青年,从青年走向壮年,这种勇于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去发掘去弘扬吗?!调研回来后,他做了精心准备,第二天,向政治部陈主任做了专题汇报,立即得到领导赞同。让他们以此为契机,从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角度出发,与政治部办公室一道,组织力量,全面做好选点推荐工作。找到了工作切入点,他兴奋到了极点!

很快地,从两个部门抽调六名骨干,分三组分赴三条铁路线,从生产强度、生活难度、精神压力等方面,开展摸底调研。除了金州东西两站,沿线96个车站,调研组马不停蹄地挨个跑了一遍。掌握了现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各小组初选两个站区,再横向做比较。连续几回专题会议后,大家一致认为,x巴山站区最为艰苦。最有说服力的,是一组具体数据:工务车间管辖的80公里线路,有8座桥梁,58座隧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线路,是首尾相连的隧道与桥梁。还集中了全线最长的隧道、最高的桥梁、最大的坡度、最高的海拔、最小的曲线半径、最艰苦的环境,这“六个之最”。当地人描述他们生活环境的话,是这样说的:“半年雪不融,天天云雾罩,抬脚爬陡山,落脚下深涧”。就是在这种荒凉闭塞的环境里,职工们靠蚂蚁啃骨头的韧劲,硬是把五公里多全线最长的隧道,从时速十五公里,逐步提高到五十公里。十与五数字顺序的置换,他们付出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而且,近年来,管内线桥设备养护合格率,始终保持在百分之百。这种“吃苦为荣、奋发进取”的奉献精神,正是金州分局的干部职工,扎根山区的一个缩影。

由宣传部组织写作班子,专赴巴山工务车间,采写出反映艰苦奋斗的专题报告。章紧扣社会主义精神明主题,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主旨,殊途同归。陈主任参加全路“五四三”汇报会,带的就是这份专题报告。会上一炮打响,引起共鸣,得到铁道部领导高度重视,要求《人民铁道》集中版面,加大宣传力度。很快,加了编者按的长篇通讯《一朵精神明的奇葩》刊发后,很多报刊相继转载,在路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吸引来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参观取经。同时,也掀起众多作家画家采风热潮。分局团委趁势而为,及时编写了系列宣传资料,使它的内涵,更加丰满。

接待工作,成了分局团委一项分内任务。这个站区,仅是一个沿线四等小站,每天只有上下两趟慢车,在站办理客运业务。准确地说,火车站是在隧道口半山腰,下了车,去工务车间,还得从站台头的羊肠小道,低头穿过铁路桥,再曲里拐弯,一直走到山涧沟底小河边,看见那排低矮的房子,就到了。这里的职工,都得扛着洋镐等笨重的工具,每天上班爬一次山路,下班再回到这寂静得荒凉的小房里。只有日夜不断的小河流水相伴。

巴山的名声越来越大,张建华接待的人物也水涨船高。本来小不点的金州分局,在全路甚至是全国,都出了大名气。很多人难以想象,在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突出自我价值,追求商品与享受的年代,这大山深处,竟然还有一帮这样的铁路人,心甘情愿地安于现状,义无反顾地奉献着一生。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圣眷正浓" 死后独自生活" 我是大宅主" 大佬求生于末世诸天万界" 大秦之纵横天下" 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四合院风云之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