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演《爆裂鼓手》的主角,李元青就得练好乐器,尤其要进入那种偏执、疯魔的状态,才能在镜头前传递给观众足够的冲击。
尤其是电影最后那一段表演,使用的曲目是《aravan》,那是主角所有情绪的积攒爆发,用替身那这电影就废了。
李元青也不会接受这部电影在高潮部分有瑕疵,那就只能压榨自己,争取做到最好。
整个四月,李元青除了跟刘奕菲煲电话粥,天南海北的聊天,剩下的时间几乎全给了音乐。
首先是创作下一张专辑的新歌。
主打歌——《童话》
这首歌传递出的感情十分真挚,也很直接,抛弃了许多无病呻吟,回归音乐的本质,所以传唱度相当广。
而这首歌的v就是李元青送给刘奕菲的惊喜,一个简单但又充满悲情的故事,就像一部微电影,让所有观众都能深有感触。
v里的女主角,柔弱善良但又坚强乐观,这样的角色设定,刘奕菲演完之后,观众肯定能把“白秀珠”的那点讨厌忘得干干净净。
当李元青将这个故事通过电话简略描述后,刘奕菲都哭得泣不成声。
“元青,男女主角真的非要那么惨吗?女主角不可以被医生救下吗?空留男主角一个人独活,他内心得多痛苦啊!呜呜呜~”
“就是要这样安排,这个故事才有冲击力,华国有梁祝,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才能成为经典,大圆满结局观众看完就忘记了。”
刘奕菲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被感动时幻想能够拥有完美结局罢了。
有了《童话》确定了感情基调,后面的歌也有了参照。
李元青接着写出《背对背拥抱》
感情真挚,旋律抓耳,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住容易消散的情感。
v依然可以由两人一起演。
第三首《说好的幸福呢》
充满遗憾的情歌又增加一首,回忆还在脑海不断盘旋,但错过就是错过,即便哽咽心痛也无法挽回。
第四首歌是送给刘奕菲唱的,《宁静的夏天》
单纯美好的歌词,搭配上她萌萌的奶音,即便不使用多少技巧也能演绎出动人的情感,不花俏、不追赶所谓的流行,淳朴而温暖的旋律和词作却让人听一遍就能跟着哼唱。
第五首《有没有人告诉你》
深情忧郁却又质朴流畅,这首歌用简单和真挚讲述了漂泊之人的苦与爱。
有了这五首歌,整张专辑的质量已经有了保障,剩下部分就可以慢慢填充。
专辑安排妥当,李元青全力练鼓。
在学鼓人心中,巴迪瑞奇肯定是偶像与标杆,他表演的《aravan》,李元青完全照着原曲反复的训练,想要做到完美复刻。
刘如梅就在一旁监督与指导。
从早晨到晚上,除了简单的休息,一直在训练。
李元青很刻苦,但在刘如梅的耳朵里,她能感觉到李元青的鼓声里缺乏一种生命力。
巴迪瑞奇鼓得看似随意,但节奏韵律都接近完美,听众能随着鼓声感受一种和谐的律动。
李元青还暂时做不到,即便他已将曲谱牢记在心,可下意识的停顿依然会打破连贯性,普通人未必能听出来,可对于常年从事音乐教学的刘如梅而言简直是灾难。
“要是连老妈这一关都过不了,那还不如换演员拉倒。”
李元青只能不停咬牙坚持,克服所有遇到的困难,一遍又一遍鼓励自己。
他真的体会到了主角连日练鼓,手掌虎口被磨破出血的痛苦了。
鲜血和汗水染湿了乐器,但刘如梅也没有出言阻止,只是默默帮儿子包扎了伤口。
“妈,要是以前我不偷懒,这一段是不是早就可以让你满意了。”
刘如梅轻轻戳了戳儿子的额头,她真想把儿子的脑袋打开了看看,明明手掌疼得要死,还有心思说笑。
“学艺哪有不吃苦的,有天赋也得吃,没人能逃的掉。我们之前练高音,头天嗓子喊破了,第二天还得接着练,人体是个很神奇的系统,给它足够的压力和时间,它就能慢慢适应。”
“可我感觉这次压力也太大了,打到现在身心俱疲,越来越跟不上节奏。”
“越跟不上越要咬牙跟上,这个时候拼点命,过两天适应了你就越轻松。”
李元青叹了一口,用力扯了一下,裹紧了刚刚包扎好的绷带,继续训练。
巴迪瑞奇曾说“一个普通鼓手可以让一支优秀的乐队变得普通,一个优秀鼓手却可以让一支普通乐队变得出众。”
现在对于李元青的电影而言,能否出众就在于他能否成为这个“优秀演员”。
不疯魔,不成活!
相较于二十年后,这次大事件管控其实也还行,部分社会生产活动是允许进行的,每个人都会自觉做好防护。
《爆裂鼓手》那么大的剧组肯定停了,各个利益方也不允许出事,但是,黄克带领拍摄v的小剧组就没关系,他们接到李元青新专辑的任务,在做着前期准备,最快下个月开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