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吃完早餐,杨戬便提着铜斧踏着露水去到了昨天标记的地方,砍伐了三根竹子,分别是年龄不足3年的新竹,满5年的壮竹,满8年的老竹,将三根竹子去梢裁叶,分别裁成上中下三段,并标记好。比如“新上”即指新竹上段。
杨戬将9段竹子带回窝棚处的巨石上,取出青铜短刀小心剖分竹节,剖桶为简,速度要快,眼神要准,若是力道不够,很容易将刀卡住,一个不小心,容易将青铜小刀折断。
起初失败几次,之后慢慢也掌握了技巧,也亏的他如今臂力见长,连续工作至午时,终于将9段竹子全部剖分完毕。
揉了揉酸麻的右臂,杨戬草草应付完午饭后,继续开工,先将9份竹简整理好,每份大概取了二十枚竹简来作为实验组,剩下的都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一一标记整理好,并用绳子捆绑扎紧。
这才开始往铜釜中装满水烧开,将实验组竹简放入蒸煮,煮透后捞出,放置在火边烘烤,杨戬也坐在火边休息,不时加柴拢火,看到竹简上面细密的汗珠出现蒸干,杨戬也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起火已熄灭,杨戬从新生活,吃了早餐,继续烘烤,他不敢将竹简离火太近,于是连续三日烘烤,竹简终于干燥彻底。
杨戬将它们分类标记好,并回家一趟,带着妹妹与两个竹楼,实验组与对照组分装两个背篓,以免湿气污染,然后两个人便一人背着一个竹楼回家了。
其后杨戬将他们放置好,经常去查看,整个冬天,所有竹简都安然无恙,杨戬并不着急,过完万物生发的春季和夏季,总会有所变化。
在这期间他勤练武艺,偶尔随杨森去打猎,不过去的都不远,猎取的也多是兔鼠鸡等小型动物,用杨森的话说,大型动物早已被大公主的铁血长矛、冷酷硬弓吓走了。
尤其是将那一对儿身为头狼的野狼杀死后,剩下的狼群便远远遁走去了百多里外的西山丛林。
当冬雪降临时,更多时候是待在家里,冬日里绵绵雪粒莎莎落下,配上蜀地湿气颇重的空气,给人一种透过骨子里的冰冷。好在家里御寒的皮草却是不缺,裹紧袍子坐在窗前看,是杨戬兄妹两个的共同爱好。
父亲藏颇丰,有些是来蜀地时从外面带来的,有些是他这些年一笔笔记录写下的,除了行医笔录。还有一些水患治理心得,行走山川河岳的各种见闻趣事,对山林植被山禽野兽的探索认识,甚至有一些山精野怪的故事,可能亲历,也可能是当地传说。
让杨戬比较感兴趣的有一个自称淮水水神的精怪故事,故事中说那淮水中有一只水猴子,名叫无支祁。无支祁眼见大禹治水影响到了自家修行,于是兴风作浪阻挠工程,最后被大禹请来天上神将镇压在龟山山下,并以铁链栓缚。只是那无支祁仍不见悔意,叫嚣着早晚有一天要大闹天宫,报此镇压之仇。
另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魔芋妖孽生吃人畜的事情,十分可怖吓人,大禹和杨天佑准备派遣大量人手去消灭时,却发现这魔芋妖孽已经不知被哪位仙人除去了。杨天佑在笔记中写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害人者终受惩罚,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此人间至理也!
至于其它精怪故事,也有几个,杨戬都饶有兴致的仔细看完,只是明显的应该是杨天佑道听途说的,而非亲身经历的。
几日时间,终于看完这些笔记册,由此可窥见这些年杨天佑的经历见识是多么广博。
只是手中的木犊有潮湿苔痕,有变形翘曲,而且大小厚薄不一,一片片的存储不便,看着也不方便,存放时需要注意摆放顺序,避免错乱,很是不方便保存和阅读。
如此忽忽数月而过,春去夏来,万物繁茂,而杨戬在学习、劳动之余也未忘记查看自己的竹简实验。
自春来入夏,未曾蒸煮的对照组竹简终于起了些变化,简面先是泛起白点,慢慢的有虫蛀碎屑,越来越多。
而经过蒸煮的竹简至今未曾蛀虫,杨戬各组取出一根,手折刀削,发现年份尚浅的和竹稍制作的竹简颜色有所变化,且易断易削,不及其它的竹简结实耐用,有此发现让杨戬十分兴奋,仔细想之,略明其理!
杨戬尚不能想到的是,如此竹简,字载体,传承化,可遗数千载之功!
既然过夏无碍,想必干燥环境下放置多年也应无事,杨戬这样想着,于是趁着夏秋之时,和妹妹再次去往南山竹林,砍伐年份3年之上的竹子,弃掉上段,只取中下段,再次开工制作竹简。
这次与上次又不同,一来数量较多,二来需要打磨去清蒸煮烘烤纬编,陆陆续续两三个月时间,共制作出数百副竹简。
杨戬将这些竹简全部带回家,开始和妹妹一起认真抄录父亲房的籍,一卷卷一册册,一日日一月月,在杨戬12岁生日过后不久,终于完成了全部籍的抄录!
看着码的整整齐齐一卷卷简册目,是那么的赏心悦目,兄妹两个是满满的成就感,喜悦兴奋。
杨婵更是开心道:“等爹爹回来,看到这些简册,肯定很开心!只是”杨婵的声音有些低落:“却不知道爹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是啊,已经两年了,父亲和大哥毫无音信,什么时候能回来呢?杨戬内心暗想。
籍抄录完毕,所做竹简也用的差不多了,于是杨戬寻思着再去砍伐竹子制作一些,如今虽是初春季节,但仍旧寒冷。
这日一早,杨戬披上袍子,背起竹楼装上工具,再去南山竹林,可到了地方,杨戬大吃一惊,原来青脆碧绿的竹子上面斑斑点点的全是泪痕,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
“这是怎么回事?之前还好好的啊!”杨戬心内疑惑,四处查看异状,发现不远处似乎有人,便大着胆子走了过去。
欲知后事,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