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22年初,李忠离世;
同年夏,徐达走的很安详;
洪武23年冬,一代贤后马皇后薨。
时间与命运很是玄学,长生医院至多能引起些许波澜,但纵观整个时光长河,那是连水花都算不上的轻微涟漪罢了。
何况医学也并非一蹴而就,仅一个指明方向的青霉素,徐妙锦团队仍耗费了5-6年时间,才算小有收获,想真正普及还需要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
皇宫一片缟素过后,快6岁的朱元璋头发半白,老态更甚三分。
在新年到来朝堂照例休沐前一日,朱元璋宣告了朱棣的太子之位,群臣这些年早已默认,朝堂一致通过。
但却对取缔了太子封号的朱标,并未有任何加封的举措,这就让退朝后的一众大臣议论开了。
自户部侍郎郭恒等一众国贼勾连外夷觊觎蒸汽机的事情被盘根问底,本就分了三派的士大夫们,这下彻底倒向了新学激进派。
打不过就加入!
何况最早倒向改革的世家大族如今早已在工坊,商业上大把赚钱,只要如数交税,根本不用担心被觊觎。
有钱存银行,缺钱周转从银行借贷已经成了普遍共识。
朱标在西安扎根数年,第一批门徒年前就进了各地驻军,连大字不识的兵卒都开始大兴教,又何况这些高居庙堂的士大夫?
最根本朱标的新学基础篇还是以圣人典籍中的修身精华为主,即便是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都找不到反驳理由。
“陛下的决断并非没有依据!”
“哦?老大人有何高见?”
“嘿呦喂,老夫哪来的高见,不过是猜测罢了,诸位想想,咱们算前太子爷的半个门人不为过吧?”
众人纷纷点头,别人的学问,他们学了,自然要承这份香火情。
“那就是咯!天下教大兴,那不是以往的百万士林,而是数千万的百姓学子啊,而随着日子愈发好起来,人口不断增长,一代又一代娃娃皆学着前太子的新学成长…”
“自古以来,王是皇帝一人所封,圣人乃天下人口口相传,诸位难道还不明白陛下的心意?”
“嘶~”
“圣人…”
“朱圣!”
“不错不错,前太子抛至尊大位,弃尊贵身份于野,创新学,行万里路,广施教化于野,门徒千万万,此功早已不在孔孟之下,朱圣理所应当!”
“我等受前太子照拂颇多,又得了新学实惠,当为朱圣正名!”
“正该如此!”
“同去,同去!”
其实这些年民间一直流传着‘朱夫子’的言论,先是西安,再到后来各地军中,以及如今朱标所在的北平。
至此大明诞生了一尊圣人——‘朱圣’
某些阴暗组织反复失手,又缺了士大夫们的苟合,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视线落向三代、四代大明皇帝,毕竟历朝历代谁家还没出几个昏君。
“父皇,应天府至北平、山西的铁路正处于试车阶段,不如趁着各部封印休沐之际,咱们去体察一番?”
马皇后去世数月来,朱元璋一直闷闷不乐,朱棣想带着老爹出去散散心。
朱元璋果然来了精神,
“咱大明的第一条铁路铺设完成了?”
倒不是他消息落后,藩王集团由儿子们打点,他总不能派人去监视吧。
朱棣苦笑道,
“是啊,历时三年多,终于闭合了,藩王集团如今欠了皇家银行好大一笔钱,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成了!”
“第一次轻车实验顺利完成,明日是重载试车的日子,此才是检验各地铁路铺设是否妥当的重头戏。”
“大哥,二哥,三哥,五弟此番皆在北平等候了,孩儿已与他们说好这个年就在北平过了,可父皇您一人留在京城,未免冷清了些…”
朱元璋佯怒,
“一群逆子,原来打的这个主意,他们没打算邀请咱吧,是老四你心有不忍?”
朱棣嘴角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