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
“噗嗤”“噗嗤”
笑声此起彼伏,一是笑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愚蠢可笑,居然还兵分两路往两个相反的方向跑,二是笑本雅失里最后的结局,怎么这么天真,马哈木这么一个敌对部族的首领,就是妹夫又如何?哪怕是和你有直接血缘关系都不一定留你一命,更何况妹夫?
笑完了,众人重新开始点评。
“这次北征结束,北边应该能安静一段时日了。”一人道。
“确实,不过我记得最初永乐有二十二年,现在是七年第一次北征,那接下来要平均四年一次北征。”国力支撑得起吗?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看着天幕中的画面,心已经飞了上去。他又亲自带兵了!我也好想!但是不行。哦,这个神机营实战不错啊!等等,这个是可以说的。
永乐十一年,马哈木向明朝表示“甘肃、宁夏归附鞑靼,多其所亲,请给为部属”,向明朝索要甘肃宁夏,同时拥兵饮马河,声称袭击阿鲁台,实谋攻掠明边。
程咬金等武将更是两眼冒光,浑似饿了三个月:“陛下,俺也要。就算威力没那么大也成,这声音就足够在关键时刻给敌军来一发了,让他们军心混乱……”
虽然最终有所遗憾,但能够得到如此评价,也不枉他此生!他这一生,为的不就是青史盛名吗!而这最终的评价——皇帝,可谓是他设想中最好的评价!
元朔元年。
宋朝。
永乐二十年,朱棣觉得还是要让人知道,自己是拿得动刀的,决定再次亲征,目标阿鲁台。
一代帝王,至此落下帷幕。
朱高炽和朱瞻基呜咽起来,看着朱棣最终病逝关外,怎能不心痛?不仅未能达成北征的目的、至死抱憾,而且还没有回到家中,在回程就病逝了,让他们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不知多少人翻来覆去地念着这句话,似是恍惚,又仿佛在慨叹着什么。
他不仅仅是朱元璋政策的继承者,更是一个有着自己风格的、不安于现状的开拓者。
第二次北征结束。此次北征,为明朝换来了十几年的边疆稳定。】
刘邦撇嘴,对这瓦剌有点瞧不上。一方面是因为瓦剌的种种挑衅,很明显瓦剌的实力无法与明朝相提并论,这只能说是自取死路;另一方面是因为朱棣的举动——他带上了皇太孙,带皇太孙干什么?当然是教导啊!那能去真正危险的、安全不保的地方教导吗?当然不能。
朱棣有些麻爪,颇有些如坐针毡,看着儿子和孙子,只能哄道:“俺知道了,以后肯定不会这么做了啊。这剩下的几次北征,俺看情况再说去不去,对,看情况,而且二十二年这次肯定不去了……”
【经过此次北征,明朝有力打击了原本较强的鞑靼势力,使得瓦剌和鞑靼变成了相对平衡的状态,为北方边疆争取来了数年的和平。
谥号,是为太宗皇帝。
但是他的北征并非没有作用,他解决了明朝前期的蒙古问题,通过战争手段维持了蒙古各部的平衡,加剧了蒙古的分裂,使蒙古势力进一步衰弱,无力威胁明朝,保障了明朝北部边疆数十年的安宁,为接下来明朝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哄完儿子孙子的朱棣看着天幕中对自己一生的评价,脸上都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同符高祖”“漠北尘清”……
始皇突然被刺,顿时如鲠在喉——始皇帝那样的后果!
明朝,永乐十六年。
刘邦端起酒盏,仰头一口饮尽,哈哈大笑:“乃公敬这明成祖一杯!当年乃公说过‘大丈夫当如是也’,现在这句话也应当送给他!”虽然确实有所劳民伤财、未曾达到最终目标,但至少这句话很不错!
其他时空的皇帝们,大多也如刘邦一样,一杯酒敬送这一位皇帝。
朱元璋也不赞同地看着朱棣:“咱知道你是想要安定漠北,但你做到了吗?咱打北面,是为了消除残元势力,咱也做到了,但你这次亲征,显然是白做工!”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朱棣,“况且,那时候你都六十多了,身体很好吗?一旦你死在了外边,朝廷不会来一场风波吗?始皇帝的旧事你忘了吗?”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亲征北伐。
永乐十二年二月五日,朱棣举行了大阅兵,三月十七日,朱棣带着皇太孙朱瞻基一起,从北京出发,亲征瓦剌。】
对于此次北征结果,各个朝代的人都不意外。从战前的种种举措和细节就能看出来,马哈木必定不敌明军,区别只是战败的方法和时间而已。
底下的大臣们没有辜负他的殷殷期盼,纷纷赞同。
“哈哈哈哈哈哈哈,”赵光义大声嘲笑这两人的愚蠢和自以为是,一边又吐槽,“大哥,三弟,你说这两人到底怎么想的,居然想出这种办法来哈哈哈哈哈!”他笑得快喘不过气来,“而且跑就跑吧,居然还舍不得那些不需要的辎重,结果没跑掉吧!哈哈哈哈哈……”
洪武十三年。
他只是嘲笑瓦剌:“这明成祖显然不把马哈木放在眼里啊!”
“爹!”“爷爷——”
永乐十六年。
【永乐十四年,马哈木与鞑靼战后死亡,于是,鞑靼的阿鲁台又开始飘起来了。
朱橚眼睛红通通的:“四哥,你以后不能这么做了,不管你是王爷还是登基称帝,都不能这么胡搞了。”生于战火,死于征途,听起来倒是壮阔了,但真的是什么好事儿吗?你让你的亲人们怎么办?
面对这么一群人,朱棣不敢反驳,只能乖乖地应了,自己再也不这么胡闹——虽然他不认为这是胡闹。
“生于战火,死于征途吗……”
朱棣再次成为了众人目光的中心,顿时感觉如芒在背。
但随着鞑靼逐渐衰弱,瓦剌越来越骄横,为了维持平衡,永乐十一年,明朝册封鞑靼阿鲁台为和宁王,开始拉拢鞑靼以牵制瓦剌。
赵匡胤和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也是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