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城东,有河流淌而过,名为遇龙。
相传在无比久远的岁月前,有位仙人路过此地,在河畔遇见一条真龙,仙人与真龙坐而论道,引发天降瑞光,三月不散。
……
夕阳里,一身朴素道袍的陆桢蹲在河边柳树下,屁股下垫着一张小板凳,手里握着一支麻线搭竹子粗造滥制的钓鱼竿,正在兴致雀跃地垂钓。
在他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读人,一身白衫,很是温尔雅。他早已过而立之年,快要步入不惑了,可是他看起来还很年轻,甚至有些眉清目秀的神态。
或许,用“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来形容他,也无不可。
微风轻拂,河面微漾,柳条浅晃。
读人拢了拢飘动的袖口,目光离开陆桢手里的钓鱼竿,望向河对岸的原野,那里有牧童吹笛,笛声悠扬,是当地老少能祥的乡曲。
他无比熟悉,能分辨出每一个音符,甚至能倒背如流。
此时,他依然认真聆听着,十分专注,十分享受。
骑牛的牧童渐行渐远,牛影和人影融为一体,化作一个黑点,消失在原野上。
那悠扬的笛声也变得飘渺起来,最终隐于天地间。
可是读人依然神情专注,仿佛耳畔有笛声萦绕,久久不散。
陆桢感觉到天地间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嘴角露出一抹浅笑,摇头轻叹,余音绕梁还能这么用?
读人收回目光,又望向上游的河面,看着那些星星点点顺流而下的白帆,轻声道:“一笛破寒渚,千帆凑夕阳。”
陆桢莞尔,摇头笑道:“温进士不愧是才高九斗。”
这个读人,原来是湖畔院新晋的九斗进士,温兰亭。
听到陆桢的称赞,温兰亭脸上露出自嘲之色,轻声道:“然而在下却是作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妙句来,说起来,在下却是不如那位徐良兄弟。”
陆桢有些无奈,连他也没有想到,徐良那小子有出口成绝句的才能,此时竟然引得名如日中天的九斗进士温兰亭自愧不如,这要是传到外界去,肯定要震动天南七州。
“徐良小友是一个奇人,有时候的确很出人意表。”陆桢不是在安慰温兰亭,而是真的觉得徐良这个人很有意思。
温兰亭知道陆桢的意思,温声问道:“在下没有记错的话,道长那一脉向来喜欢有意思的人,为何这次没有招其入门,对道长来说,杨府并不成问题。”
陆桢闻言,摇头苦笑,眼里闪过无奈之色,想到当日在城西破庙里,他拼了老命请下祖师爷相助,破开混沌虚妄,窥得天机,结果让他大失所望,不禁又重叹几声。
温兰亭是个聪明人,见状便不再多问。
他知道这位陆道长是一位奇人,一身六甲奇门妙术的造诣极高,距离踏足登峰造极境界也只是时间问题,此时言及那个徐良时,有如此神态,显然是早已对徐良用过了道门妙术。
忽然,天光微暗。
陆桢和温兰亭齐齐转头,远眺西边那座大山,只见太阳已经坠入山峰后方,却始终不落下去,仿佛挂在那里似的,无数道金光从山峰两侧溢出,融入天地之中。
“来了。”陆桢轻声道。
温兰亭没有说话,只是脚下迈步,到了陆桢身旁。
下一息,天地间仿佛震动了几下,两人面前的河水无声无息地涨高,速度很快,两三个呼吸间,就已经涨高了五六尺。
诡异的是,河水并没有漫过河堤,灌入田野平原里,在两侧河堤上,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住了河水,不让其为祸四方。
唯独陆桢手里的钓鱼竿抖动得很厉害,频率很高,而且鱼线绷直,几乎要崩断,鱼竿弯成了圆弧,几乎要折断,仿佛钓到了一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