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号,大夏国五大督军与朝廷再次举行第二次联军会议,这次五大督军可是直接掀桌子,因为朝廷的做法,简直太过分,把他们麾下部队当成炮灰。
对于朝廷跟各大督军之间的商讨,苏宇没有任何兴趣。
因为现在他正在组建新的警备部队,由原来的5个军扩充至12个军,苏宇打算成立四大集团军,分别由王武担任第一集团军司令,郭大海担任第二集团军司令,邓良担任第三集团军司令,何玉山担任第四集团军司令。
每个集团军下面管辖3个步兵军,外加一个炮旅,炮旅下面下设三个炮团,分别是152毫米榴弹炮团,122毫米榴弹炮团,以及高射炮团,总人数在16万人。
至于廖元良,对方是副司令,再去前线带兵打仗就不合适,所以这次苏宇把对方留在了指挥部。
除此之外,这次招募的新兵里面,还有12万兑换出来的士兵,苏宇把所有的新兵老兵全部混杂在一起,然后按照最后的军功,特训成绩进行安排班排连长一职位。
除此之外,他还打算扩建航空部队,还有成立装甲部队,这次既然声望值充足,又有足够的时间给他发展,那么刚好一步到位。
现在世界核平中还有26万声望值,并且还在以每年20万的速度进行增长,所以这些声望值,足够他完成很多事情。
装甲部队,他打算成立四个装甲师,每个集团军下面装备一个装甲师。
至于装甲师的编制,苏宇按照世界上最强悍的标准来成立,一个装甲师一万二千人,下设坦克旅,机械化步兵旅,炮兵旅。
其中坦克旅下设三个坦克团,坦克团下设三个坦克营,坦克营下设三个坦克连,一个坦克连设有三个坦克排,三个坦克排分别设一个中型坦克排,两个轻型坦克排。
中型坦克排配备三辆中型坦克,轻型坦克排配备四辆轻型坦克,一个坦克旅共设有20辆坦克。
接下来就是机械化步兵旅,配备81辆装甲战车。
至于炮团,则是装备8门122毫米榴弹炮,2门高射炮。
如此,苏宇规划的这个装甲师,配备装甲坦克高达351辆,火炮0门,可谓是武装到牙齿,这四个装甲师,将会成为警备部队的陆战王牌。
四个装甲师,共计装甲坦克100余辆,几乎是超越了东洋国在大夏国的全部装甲总和。
来到世界核平之内,苏宇找到坦克装甲车界面,开始查探该装备何种坦克,最终他选择了t-60轻型坦克。
t-60轻型坦克的性能十分优越,能够在烂泥和水草地,雪地里进行正常行驶,这款坦克重量6吨,最大速度千米每小时,最大行程50公里,兑换价格800声望值。
武器配备一门20毫米主炮,一挺62毫米机枪,使用的炮弹包括破片烧弹,穿甲弹等,通常备弹50发,可在500米的距离内以60度角度击穿35毫米厚的装甲,对付小鬼子的薄皮坦克,一炮就能够解决。
而中型坦克,苏宇选择的是t-中型坦克,主要武器配备85毫米火炮,正面装甲厚度120毫米,车重32吨,乘员人,兑换价格1100声望值。
最后就是装甲车,苏宇选择的是3半履带装甲车,该车也可称之为多功能装甲车,可以装载士兵,拖拽大炮,或是装备反坦克炮,防空火炮,重型火炮等,性能十分全面,兑换价格800声望值。
总计,这四个装甲师所需要的装甲坦克共消耗苏宇123万声望值。
除此之外,还有坦克装甲兵,一个师的坦克装甲兵兑换价格是20万,苏宇直接花费80万兑换了四个装甲师所需要的装甲兵。
因为装甲部队号称陆战之王,这种大杀伤力的部队,只能对他完全的忠诚,不能够出现任何一丁点的意外,所以他选择宣布兑换士兵,而不是自己培养。
所以这四个装甲师耗费了他200多万声望值,但是这些声望值对他来说,已经是毛毛雨。
可话说回来,他现在得要留着充足的声望值,因为现在警备部队一场大型战役下来,至少需要消耗数万发炮弹,所以为了能够供应需求,声望值得要充足。
装甲部队的成立,这象征着警备部队的战斗力再上一个台阶。
接下来的一个月,警备部队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特训当中,并且随着苏宇把装甲部队给搬出来,吓得各大高级指挥官脸孔放大,对着自家司令,也越发的尊重起来。
有了四个装甲师的加入,苏宇在战术上做了一些指导,比如步坦协同作战,火力覆盖等等,都是重火力打击,这被苏宇称之为苏式弹药量。
而这一个月,朝廷出动0万新军部队,联合各大督军组建的5万大军,共15万大军在邙山,天火桥,石庄,太原等多个地区展开大战,歼灭鬼子19万余人,算是取得不小的胜利。
9月30号,一则消息震惊大夏国,大夏皇帝吴彭祖,还有当今皇后因为国家陷于危难,每日茶不思饭不想,最终郁郁而终。
为了大夏国的稳定,内阁大臣,还有军部元帅,分别请求吴兴朝担任新皇,因国不可一日无主,最终吴兴朝在众多大臣跪地劝阻之下,才堪堪接受。
10月2号,大夏国迎来了它的第1任新皇,年仅2岁,接任大夏国皇位。
而吴兴朝担任新皇之后,对地方的赋税进行了减少,还有就是大赦天下,要求大夏国五万万百姓随同朝廷一同击溃敌军。
对此,苏宇得知消息之后,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所谓狗改不了吃屎,在这个肮脏的大染缸里面,谁也别想白白净净,这个朝廷已经是穷途末路。
谁也不可能力挽狂澜让这个朝廷延续下去,因为他将会是朝廷面前最大的一个绊脚石,这个绊脚石,大到一眼望不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