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安史之乱’中最悲壮的一战,莫过于‘睢阳之战’。】
‘嘶!’唐之后天幕之下响起一片吸凉气之声。
李世民心里有些发堵,安西白发兵已经足够悲壮,但这‘睢阳之战’又是何情况?
【在唐朝,如果你是‘睢阳之战’活下来的老兵,那恐怕再泼皮的无赖也得敬你三分,因为当时人们都知道,‘睢阳之战’的幸存者那绝对是阎王爷都不敢收的活瘟神。
冷兵器时代的经典攻城战几乎都逃不过两大剧情,先用冲车、云梯、投石机等重武器来配合步兵猛打猛攻,等攻城方确认守方是个啃不下的硬骨头时,用‘耗’字诀围而不攻。
‘睢阳之战’亦是如此,十三万叛军摆出铁桶阵的时候,守将张巡就知道最艰难、也最考验指挥官智慧和意志力的时候到了。
张巡是个生但不是个读死的呆子,他知道这种情况下断粮是迟早之事。
但比饥饿更可怕的是守军信念崩溃,因此张巡先派南霁云带死士杀出重围去寻找援兵。
其实张巡心中明白,此时天下已乱成一锅粥,谁都指望不上。
只要南霁云能出去,睢阳的军民就有了希望的种子。
另外,城内哪怕是三岁小孩都参加过张巡的战前动员,这一点很重要,一支部队如果不知道为谁而战,那就没有意志力可言。
张巡告诉大家,丢了睢阳,叛军就能南下江淮,斩断大唐中央军的补给线,一旦如此,郭子仪等人在河北的行动就将功亏一篑,所以此战就是大唐的国运之战。
城中仅有3万担粮食,可带上百姓却有5万张嘴,六千多士兵很快就开始吃茶叶、纸张,杀战马,抓老鼠、飞鸟。
然而睢阳这边度日如年,外面南霁云情况也不乐观,转一大圈只带来3000老弱病残。
这个剧情很像当年的刘秀,但不得不说,打仗这件事真的是多少有点运气在里面,当年位面之子刘秀带几千人杀回,上天都在帮他,又是陨石又是狂风,王莽的大军在完全懵的状态下被杀的阵脚打乱。】
迎着大臣们怪异的目光,刘秀脚趾头都能在地板上扣一个洞,‘贼天幕,你这造谣一张嘴,不知道朕辟谣跑断腿吗?而且位面之子到底什么玩意?’
【可南南霁云带人回来时,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叛军老远就看到一小撮人往睢阳城靠近,叛军主将甚至下令不要阻拦援军入城,因为他明白,睢阳城马上就是一个饥饿的炼狱,任谁进去都是一个死字。
与张巡会师后,二人感慨万分,好消息是来了3000人,坏消息是这又多了3000张嘴。
张巡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某一日,张巡巡城仅围着城转一圈,他亲眼看到饿死的士兵就不下十个,其中一人饿到极点,竟发疯般将布衣撕成条吞噬,结果就当着张巡的面被活活疼死。
张巡心急如焚,他知道再想守下去,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人吃人。
或许大家早就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谁也不敢背上食人魔的恶名罢了,这个恶人恐怕还得自己来做。
张巡回到府中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言必全家无声。
此时,一位小妾站了出来,这个在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姑娘打破了沉默,他想用一壶酒来壮胆,但仗打到这一步,那还有什么酒?
于是他转头就向墙上撞去,登时脑浆四溅,一命呜呼。
一家老小瞬间哭声震天,张巡两眼血红,命人抬锅生火。
那一夜,士兵们终于吃上了热乎饭,而城中早已无盐,但每碗肉羹却有咸味,细想之下,原来是这些汉子们吃饭时留下的眼泪。】
天幕上画面浮现出睢阳城中士兵含泪吃肉的场景。
贞观年间,泪水再也忍不从这位千古一帝的眼中流出,这是他的大唐、他守护了一辈子的大唐,“别吃!不能吃啊!投降吧,求你们,求求你们。”
贞观众臣皆别过头去,更有甚者直接扶地痛哭。
【次日,叛军攻城,那些心中实在过不了吃人肉这道坎的士兵们,抱着登上城的敌军同归于尽。
这种自杀式的防守吓坏了叛军,随即机收回攻势,继续嘶吼。
数月过去,守军需要吃饭,叛军也需要粮草,双方的临界点都到了极限。
但叛军们死都想不到,睢阳城内已开始有计划的杀人作粮。
先从俘虏开始,然后老弱,接着是无法治愈的伤兵。
如此下来,睢阳守军硬是从夏天挺到了冬天。
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大帐内的叛军大将做了一次复盘。
从攻城那一天算起,十来万大军居然已经折了一半。
自己的一只左眼也在攻城中被一箭射穿。
他越想越气,决定寒冬一过就全面攻城。
于是这个漫长的冬天刚过去就迫不及待吹响城楼号。这一次叛军异常顺利的爬上了城头,原来这个冬天要了睢阳守军的命,整个城防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士兵,这些士兵早已因饥饿而变得浮肿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