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正午,石安正在庭院中悠哉悠哉的听着李师师唱曲儿,多日没有动静的赵世臣突然上门。
赵世臣这次前来和以往不同,不仅披挂齐全,还带来了一对亲兵,全然没了低调模样。
因石安正在庭院中,在宋江出来接见前,赵世臣便先和石安搭上了话。
“汴梁那边有消息了!”
赵世臣开门见山,直言自己这段时日一直拖在朝中的关系打探,官家已经有了下发招安令的打算。
但在此之前,还需要他这位平叛主帅,以及石安这个守城官亲自去一趟汴梁,进京面圣。
石安倒也不觉得突兀,毕竟兹事体大,在正式下发招安令前,很多必要流程是无法避免的。
而且梁山人马数目名录等等,也都要提前奏禀朝堂。
但石安看得出来,赵世臣的脸色并不是多好看。
“赵将军,朝廷招安,你促成此事,也算的上是大功一件,何必再耿耿于怀?”
赵世臣有些走神,半晌过后才嗤然冷哼。
“我好歹也是一方统帅,一仗没打,朝廷就要将梁山全部收编了。”
“日后传将出去,本将军的脸面还往哪儿搁?”
石安哈哈大笑,对赵世臣而言,的确也是那么回事儿。
从军之人,勇猛之名最为重要,无论朝廷给再多的赏赐,赵世臣怯懦之兵的名声是扔不掉了。
到了以后,他在军中的前途,怕是也要到头了。
“赵将军,何必挂怀?”
“你自己不也说过吗,准备去汴梁寻个官职,以后也就用不用再去战场上拼搏厮杀了。”
赵世臣长叹口气,面露苦涩:“希望如此吧。”
二人正说话间,宋江已经急匆匆赶到,甚至连衣衫鞋履都没来得及穿戴整齐。
“赵将军,您终于来了,可是朝廷已经下发了招安令?”
赵世臣将方才对石安所言又细说了一遍,宋江激动到面色潮红,恨不得立马就带上众兄弟去叩谢皇恩。
但是眼下,官家还没有召见宋江的意思,只让赵世臣和石安二人先行进京。
“宋头领,你且去整理一份名录,将梁山众好汉的名号、兵马人数等详细造册,我和赵将军去带去递交官家。”
“待他看过之后,也好为尔等安排官职。”
宋江恍然大悟,在和赵世臣一番感激后,亲自送他出了城主府,便要亲自去督办造册之事。
然而这时,石安却又将其拦住,压低了声音道:
“宋头领,这份名册,你打算怎么编纂?”
宋江想了想道:“当然是尽可能详细务实,将我们梁山的人马全部写上。”
石安摇头轻笑,沉声道:“详细是必要的,但‘务实’却万万不可。”
宋江疑惑不解,但吴用已经隐隐明白了石安的意图。
“石大人,依您的意思,是往多了写还是少了写?”
石安不假思索道:“以目前的形势,我觉得写个一半最为恰当。”
“一来,朝廷并不真正在意你们的兵马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