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我大夏所派遣的才子。” 女帝缓缓开口。 此话一出,周围百官面面相觑,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一时之间,那些没有提前得知消息的百官尽皆窃窃私语了起来,明显对于这件事情不太满意。 但毕竟面对他国使臣,又是朝堂之上,也不敢大声言语。 另外一边的金国四圣看着台阶之上的太监李成凡,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他们刚刚只以为这是跟随在女帝身边的侍从,谁知道,居然是此番出战的才子。 那四圣之首的赵元封,更是没忍住,当场就笑了出来。 “大夏不愧是女子之国,这女子之国中,想要找出一个有本事的男人,果真不容易,这等残缺之人估计已经是大夏最为优秀之人了吧。” 此话一出,那些武百官的脸色同样不好看。 毕竟女帝让一位小太监代表大夏,确实是太过于离谱了。 但在女帝的面前,没有人胆敢说出一句反对的话。 女帝向来乾坤独断,她决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反对。 听到赵元封的话,李成凡缓缓走下台阶。 “女帝陛下,知人善用,我本刑余之人,来接待你这残缺之国,并无不妥。” “好一个牙尖嘴利的小子,希望你在诗之上,也有着如此造诣!” 赵元封一甩衣袖,他的目光落到了女帝的身上。 “希望你们大夏能够信守这次会的诺言,若是输了,就要向天下承认,这南域城属于我金国!” 女帝听到这话,倒也不恼:“我大夏从未做过背信弃义之事,希望你金国同样如是!” “我金国煌煌大国,自然不会……” 赵元封自信开口,但还未说到一半,便被李成凡打断。 “废话怎么这么多,我国女帝可没时间在这里听你废话!” 女帝对着立于堂前的一位女官点了点头。 那位女官缓缓走出,打开了手中那卷被密封起来的卷。 “诗题,秋。” “时间一炷香,请各位才子落座答题吧。” 话音刚落,一旁的香炉之中,一炷香已经起。 这诗题是两国共同商讨而成,而除了商讨之人外,其他人并不知道。 其实以秋为题的诗句不胜凡几,本就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慨的时节。 “如今这金秋时节,以秋为题,恰是妙哉!” 赵元封看着这第一首诗的题目,眼睛一亮。 心中不免暗喜,前些日子他恰好作了一首秋诗,此番正好对应这诗题。 此时他已经是铺设好了纸张,开始提笔写。 另外一边的李成凡,不紧不慢的来到桌前坐下。 坐下之后,则是转动着笔杆,目光看着洁白的稿纸,似乎是在思索什么。 在听到之前咏秋的一瞬间,他的脑海之中,便冒出了无数诗句。 要知道他背靠着的是五千年的灿烂明,其中咏秋佳作更是不计其数。 那些历经了无数风霜,流传出来的佳作,篇篇可称诗成泣鬼神。 对于那些古诗古,李成凡作为汉语言学专业的学生,自然是熟读与心。 如今他不是在思考怎么写,而是在思考到底写哪一首了。 而在他的一旁,一位蓝裙女子同样是在提笔写着什么。 正是李成凡刚刚注意到的大夏三公主,夏胜雪。 此时的夏胜雪一袭淡蓝色的长裙,清新儒雅,眉目含笑。 她在大夏也素有才女之名,但对比起来成名日久的金国四圣,还是要略逊一筹。 见到李成凡这不紧不慢的模样,心中不免有些急切。 毕竟他一个小小太监,确实不像是有着大才之人,更不要说和金国四圣相比了。 若是自己不帮忙的话,他真有可能会写出一些令人发笑的字。 到时候不仅是大夏的脸,更会丢掉那至关重要的南域城,让南方置于金国的铁蹄之下。 虽然她也胜不过金国四圣,但起码不会让夏国输的太难看。 一炷香的时间尚未过半。 赵元封笔走龙蛇之后,便自信满满的将笔杆放置在了笔山之上。 看着身下的诗句,眼神之中尽是胜券在握之意味。 甚至都不等人接过纸稿,便自顾
自的朗读起来。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诗句随着赵元封的声音响起,传荡在整个大殿之中,顿时也引得许多老学究的惊呼。 “借景抒情,此诗之中尽是离愁,好,好啊!” “此等诗作,也乃世间少见啊,金国四圣果然是名不虚传!” 几个痴心研究学的老学究连连感叹,被女帝瞪了一眼之后,才捂住了嘴巴。 …… 金国在道方面本就不凡,更是出了金国四圣这等人才,自然引得不少人的崇拜。 赵元封的这首咏秋诗,明显是经过了打磨的。 读起来,竟有一种秋风萧瑟,万物凋零,悲不自胜之意。 这首诗不要说是在这个会之上,即便是放眼天下,也都是少有的咏秋佳作。 一旁的三公主夏胜雪在听完这首诗后,脸色已经有些苍白。 自己刚刚写下的这首诗虽然不错,但也仅能称之为不错了。 和对面相比,实乃天堑之别。 她再次看向了李成凡,却发现他依旧没有动笔的意思。 见到他这摆烂的样子,三公主夏胜雪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了。 这人怕不是得了什么失心疯,所以才会胆大包天要跟金国四圣一较高低。 她真的很奇怪,母后为什么会让这种人参加博比赛。 夏胜雪纠结了好久,还是将刚刚写完的诗作,偷偷递给了旁边的李成凡。 即便自己这首秋诗比不过对方,但也不至于输得太过于难堪了。 正在发呆的李成凡,感觉一阵香风传来,微微一愣。 低下头后,便见到隔壁桌伸过来的纤纤玉手,而后便看到了挤眉弄眼的三公主夏胜雪。 什么情况?我华夏五千年明,千古诗人数不胜数,还需要打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