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没多久,杨成就闻到了饭食的香味。
在道路边,有不少平民排着长长的队伍正在接受施舍。
十几个明军在路边施舍粥饭,大锅里煮着香喷喷的食物。
看着那热腾腾的食物,杨成等人馋的直流口水。
杨成等人领了装在瓦罐里的粥饭,蹲在路边呼哧呼哧的吃了个底朝天。
吃完之后,瓦罐要放在一起归还的。
杨成吃饭的时候,听见不远处有明军在大声说话。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想不想吃饱饭?”那大嗓门的士兵说道:“朝廷现在是用人之际!愿意留下来帮咱们修营寨的人,管饱!干活听话、吃苦耐劳的,每天可以领一百的赏钱!”
饥肠辘辘的灾民一个个眼睛发亮。
吃饱了肚子之后,人们开始朝着鹿野原赶路。
从居庸关到鹿野原大约三十里,一路上有明军供应食物和清水。
杨成等人没有家眷的牵挂,他们吃饱了之后,体力渐渐也就恢复了。
一路走来,聚集起来的民夫已经多达千人。
而此时的鹿野原已经变成了大工地。
杨成等人一到,就被分派到军中去挖土。
不仅是杨成他们在挖土,那些明军士兵也
是一个个干的热火朝天。
干活的时候,还有明军的校尉拿着图纸,过来指挥众人修建工事。
杨成这一组,有民夫五十人,明军三十多人,他们负责修建一片阵地。
阵地的核心位置,是一个“凸”字形的堡垒。
堡垒用泥土和石块一层层堆砌、夯实,高度有两丈,上面还布置了箭楼,整体有三层楼那么高。
在土垒的下面,还挖了深深的壕沟。
让杨成感到惊讶的是,这片依托土垒修建的工事,居然没有门。
没有门,就意味着那些土堡里的守军,是真正意义上的“死守”。
一旦土堡被攻陷,守在里面的士兵很难逃脱出去,只有死路一条。
杨成活了二十多年,还从没听说过这种只守不攻的打法。
如果杨成能够爬到更高的地方俯瞰营地,就会发现整个鹿野原被挖的千疮百孔。
原本是平原的地方,现在成了高低不平的堡垒群。
那一层层、一道道的工事,宛如许多细长的春蚕一般。
领军的校尉告诉众人,这个防守阵型就叫做“春蚕”。
春蚕,作茧自缚,所以这个阵型只守不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个阵型就是要节节抵抗,一直打到最后一兵一卒。
杨成这人比较悲观,他郁闷的表示:万一守不住怎么办?
那个军官哑然失笑:“皇帝陛下都在这里,怎么可能守不住?咱们大明皇帝可是百战百胜的!好好干活吧,别多啰嗦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来干活的民夫越来越多。
而整个工事群的面积也越来越大。
土堡、箭楼、陷阱、沟壑、地道、鹿岩、拒马……
杨成在几天内见识了所有的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