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年。
“李渊这样的表态,对于李世民还是有影响的。”张良道,且不说感情上是否受到打击,纯粹从政治角度上,李渊就是在展示自己的立场敲打李世民同时也敲打朝臣们。
大约就是:朕才是皇帝,你们都应该跟着朕走!
刘邦却笑:“按照天幕所言,各地的行台本就是独立的政治系统了,加上唐朝之前的战乱状态,当地州县听李世民的也不奇怪。”就是李渊,你到底为什么要给你儿子这么一个系统?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
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横行霸道,秦王府属官杜如晦骑马经过门前,他家的家仆们就把杜如晦从马上拉下来殴打,“汝是何人,敢经我门而不下马!”
尹阿鼠怕李世民告状,就告诉了尹德妃,于是尹德妃抢先告状:“李世民的属下都很凶恶残暴,还欺负了我父亲。”
东汉,建安年间。
提到那数个王朝的皇室内斗,在场几人都是叹气。
李渊又开始生气,责骂李世民:“你的属下连我的妃嫔都敢欺负,普通百姓不知道会遭遇什么样的惨状!”
持有这一观点的大臣认为,突厥之所以屡屡侵袭关中,就是因为长安富庶,他们是为了求财以及粮草。那么只要我们把长安烧毁、不在此定都,突厥就不会再来关中侵袭了。
至于封德彝……提到此人,确实很有故事。
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李渊就派中侍郎宇士及到终南山以南的樊州、邓州巡视,找一个适合当做新都城的地方。
总之,唐朝的情况真的有些与众不同。
秦朝。
他必须打!虽然没有得到具体的信息,但天策府既然能够开府设官,再加上陕东道大行台的属官,可以推断出李世民身边应当聚集有一些开国时期的功臣。
但尔朱焕、桥公山知道了这样的事情,心头惴惴,到了豳乡就跑去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渊。
“李渊在开始就未必多想改立太子。”刘彻冷嗤,作为他爹的太子,还是改立的太子,他对这种事情清楚得很。要是一个皇帝真的想要改立太子,怎么会是被人一劝、求情就能改变主意的?
但其实迁都本身确实不是最佳的选择——在还有其他可能的前提下,长安终究还是有着不小的政治意义的;而且,还是那句话,唐朝一统不久,此时迁都是否会动摇国内的信心?
【随后,李渊又叫来了李世民,商议平息叛乱的事情。
面对匈奴的屡屡侵扰,以及唐朝此时并不十分强壮的情况,李渊开始召集朝臣商讨究竟该如何处理突厥的问题。
提到自己最在意的子孙家族之事,朱元璋神色肃然,狠狠地盯着一群儿子们。
刘邦活动了活动身体,换了个姿势,思索道:“李渊选择迁都,这本身只是一种选择,倒没什么。但是,他选择迁都的原因中,突厥占比多大?而其他原因又占比多大?”
李渊想要的是朝堂的稳定和制衡,李建成在这个时候不能倒下;何况,这件事的根本在于李建成有私兵,或者说能够调动军队。而私兵或者军权这种事情,按神迹中唐朝的情况来看,是一件大家都有的东西。
“大约是谋反。”刘彻下了定论,组建私兵,但却不一帆风顺,能够引申的不就是危害李渊吗?而对李渊最有威胁的,就是谋反了。
顺带一提,在这件事情中,出现的新人物封伦封德彝,也是一个颇负盛名之人,很有故事。】
哪怕劝说的人再多也不会管用的,最多只是让皇帝知道这件事情不好办罢了。
这些人,也必然是支持不退缩、迎战突厥的一员。
李世民虽然尽力辩解,但并没有什么用。】
要是我能够掌握真正的一支军队,那还何必整日为了这些情况担忧不安?
但是李渊会把这些都削掉吗?目前看来,他不会,就算会,也是日后。
长安恶少年可谓是历史悠久的一个群体,汉朝就曾经征召长安以及各郡国的恶少年们去往边疆,到了唐朝,这一群体依旧活跃。
虽然李建成这次起兵看起来很有可能是真的,但真的又如何?
他私下召集各地的骁勇之辈,又召集了长安恶少年,共计两千余人,把这些人作为自己的私兵,分别驻扎在左右长林门,称作长林兵。
隋朝,开皇十八年。
“天幕促狭了。”赵匡胤笑道,只说封德彝颇负盛名,却不说究竟是何种盛名,又是什么样的故事。“不过此人确实有些才能,只是不算正途。”
毕竟,太子也不是第一天招兵买马、拓展自己在长安和各处的势力了,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就算不清楚细节,但有这样的事情总是能够知道的。
不过这也算是唐朝的一个特色了,很多时候皇室内部的事情都千丝万缕、乱七八糟,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实实在在地谋反了也只是贬为庶人流放,唐玄宗的太子李瑛却被赐死……
不论李渊到底怎么想,李世民此时出发了。
于是有人建议:暂时打不过,咱们还跑不过吗?
【对于李世民逐渐增多的功绩,除去与后宫妃嫔结盟,李建成还做了什么准备?
一方面,他也尝试增加自己的军功,如消灭刘黑闼;另一方面,他不断增添自己在长安城内的力量。
而随后,站在李建成一边的李元吉和后宫妃嫔纷纷帮李建成求情,封伦封德彝也在一边敲边鼓,于是李渊又打消了改立储君的想法,自己继续在仁智宫休养,让李建成接着回长安留守。】
朱元璋思路拐弯,再次拐到了子孙和谐的事情上:“你们都给咱听好了,一定要友爱兄弟手足,爱护子孙,不能出现什么欺压陷害、残害亲人的事情!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及时说开的?”
但终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方法,萧瑀等人就觉得此举不妥,但毕竟李渊还没有正式开口要迁都,他们这些大臣也不好直言反驳。
李世民认为杨干不足为虑,派一名将领就足够。但是李渊不这么看,他认为李世民应该亲自去一趟:“干事连建成,恐应之者众。”毕竟和太子有关,你这个秦王亲自去我才能放心。
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