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早年的起步
李福的照相馆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他不仅为当地的人们提供了照相服务,还为周边的村庄和镇上的人们提供了上门服务。他用自行车载着照相机和背景布,到处奔波,为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的照相馆也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小名人,很多人都愿意花钱来拍照。李福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朋友和客户,他的人脉和口碑都不错。
李福并没有满足于照相馆的生意,他还想着扩大自己的事业。他发现当时的冰箱市场很有潜力,冰箱是一种新兴的家用电器,很多家庭都渴望拥有一台冰箱。李福决定进军冰箱行业,他和几个合伙人一起成立了一个工厂“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他担任厂长,负责管理和销售。这是他的第二个创业经历,也是他进入制造业的第一步。
李福很快就证明了自己在制造业的天赋,他不仅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冰箱配件,还能够设计出新颖的冰箱款式。他在1985年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开始生产自己的品牌冰箱。他的冰箱以价格低廉、质量可靠、外观时尚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到1989年时产值已经超过千万。这是他在制造业的第一个辉煌成就。
然而,好景不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制度,民营的北极花不在国家定点生产之列,李福不得不关闭工厂另谋出路。这是他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重大挫折,也是他对中国政策环境的第一次认识。
李福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放弃创业,他转而寻找新的机遇。他在逛装潢材料市场时,发现装潢材料市场前景好,便联合几个兄弟重新创业,生产铝塑板。铝塑板是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轻质、耐用、防火、防水等特点。李福抓住了这个市场空白,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直到今天,铝塑板仍然是吉利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李福在装潢材料行业取得了成功,但他并没有停留在这个领域。他始终有着一个更大的梦想:制造汽车。汽车是一种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也是一种代表国家实力和民族自豪感的产品。李福渴望能够打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让中国人能够开上自己制造的汽车。这是他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制造汽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允许民营企业制造汽车,只有国有企业才有这个资格。李福面临着巨大的政策障碍,他怎样才能实现他的汽车梦呢?这是他在创业之路上遇到的第二个重大挑战,也是他对中国市场环境的第二次认识。
李福没有放弃他的汽车梦,他开始了他的第三个创业经历,也是他最为人所知的创业经历:吉利汽车。这是一个充满了艰辛和辉煌的创业故事,也是一个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创业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李福展现了他的智慧、勇气、韧性和创新,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
吉利汽车的创业之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摸索期、突破期和发展期。在这三个阶段中,李福都遇到了不同的困难和机遇,也都展现了不同的策略和手段。
摸索期(1993-2001)
李福在1993年开始了他的汽车梦,他在浙江省临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买了850亩的一块地,筹建“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他打算在这里生产自己的汽车品牌,但是他没有汽车生产许可证,只能走迂回路线,成立摩托车厂。他在摩托车厂里偷偷地研究汽车技术,他买了两辆奔驰新车,照着设计制造出一辆仿制品,又把一辆红旗车的底盘、变速器、发动机买回来研究。他还制造出一辆自己的原型车,开着上街兜风,结果被警察拦下来,告知没有生产许可证造出的车是犯法的。
李福没有被这次打击吓倒,他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希望能够借用别人的生产许可证来生产汽车。他先后与北京吉普、上海大众、东风汽车等国有企业接触,但都没有达成合作。他又与台湾金龙客车、日本三菱汽车等外国企业洽谈,也没有成功。最后,他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合作对象:四川省德阳市监狱旗下的一个汽车厂。这个汽车厂有生产经营权,但是缺乏资金和技术。李福和对方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来改名“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这是李福第一次正式进入汽车行业。
李福在四川省德阳市监狱旗下的汽车厂开始了他的第一批汽车生产。他以美国波音飞机为灵感,设计出了一款名为“豪情”的轿车。这款轿车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等核心部件,具有高性能、低油耗、高安全性等特点。1998年11月18日,“豪情”轿车正式下线,并于次年上市销售。这是中国第一款完全自主研发的轿车,也是李福的第一个里程碑。
然而,“豪情”轿车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它的销量很低,甚至遭到了媒体和消费者的质疑和诋毁。有人说它是“监狱造”的、“山寨货”的、“劣质品”的等等。李福面临着巨大的舆论
压力和市场危机,他怎样才能挽回局面呢?这是他在创业之路上遇到的第三个重大挑战,也是他对中国消费者心理的第一次认识。
李福没有被这次危机击垮,他开始了他的第二批汽车生产。他以美国福特t型车为灵感,设计出了一款名为“自由舰”的轿车。这款轿车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时尚的外观,具有高性价比、高可靠性、高舒适性等特点。2000年11月18日,“自由舰”轿车正式下线,并于次年上市销售。这是中国第一款面向中低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