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极品网

在下蓝山中

年初一,邓紫光和粟英带小双去给粟娥拜山上香,然后去看望了始安夫人,带去腊牛肉、腌鹿肉、酱好的羊肉,还有一大车的劈柴。 邓紫光与檀公公商量如何把九娘庙建成三进的庙观,前院用于供香客活动并作道场用,中院东西房作学堂,后院住始安夫人和媞小姐。 檀公公认为山谷中地势不平整,做不出规矩。邓紫光则认为正是因为在山中可借山林才能达到欲隐非隐、欲断非断的,逐级升高,登堂入室,不需要做出所谓规矩,应该依照目前二边的低谷地排水便利,做成钟形的院子。在后院留后花园,水井,房,房。 围着火红的的炭火,邓紫光向始安夫人汇报自己的畴划。 始安夫人问你谈到丁口、农桑、劝学、徭赋、团练,为什么没有独少了听讼狱? 邓紫光:乡野之治在怀德,劝善,以礼义廉耻教化于民。偶有讼争,当先由耆老调解为先,故紫光不主张法治。 始安夫人:这就是所谓无为吗? 邓紫光:紫光不知,只是凭本心而已。 邓紫光闻到令人心驰神往的香味,不由问有一股什么香味? 始安夫人:大医知道这是什么香味吗? 粟英摸索身下的坐褥下的垫子说这是零陵香,性热,功效祛风寒,辟秽浊。治伤寒、感冒头痛,胸腹胀满…… 始安夫人:用其叶、花、果用来絮坐垫、床垫、香包,能驱虫,宁神。我怕这山里有不知名的小虫,所以做这个能有所帮助。 城里的女人喜欢这种用品放在房、卧室内驱虫吗?邓紫光心想着把这东西带到静江府去卖。 陪始安夫人吃过年饭,邓紫光仔细过问了始安夫人生活安排,嘱咐檀公公不可让始安夫人委曲。留下几十贯钱,让檀公公有困难找粟汉尧。 带着粟英和小双去其它寨子走访,有村民在围舞,见他们过来跳得更欢,打着瑶鼓的姑娘们热情地拉着邓紫光下场,邓紫光接过一个芦苼下场跳起来。 到蒙再来家,蒙家四个孩子,大儿子蒙三和邓紫光差不多,最小的女儿只有六七岁。八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小双。令小双不好意思,连忙给每个人小礼品。 蒙三在他堂兄弟几个他排老三,见邓紫光带着家人登门拜访,虽然跟随邓紫光转战在外近三年,与邓紫光十分相熟,可在家中接待官长,这时依然显得有局些促,倒是他妹妹蒙三春显得落落大方,非常麻利的招呼他们入座喝茶。 蒙家最小的妹妹倚在门口看着小双。小双把她叫到身边来,妹妹捧出一个藤盒给打开给小双看,里边是狼牙、獐蹄、鸡骨,每个上都打了孔。邓紫光咦一声,捧过藤盒问这是谁做的?真好。 小妹骄傲地说我妈和我姐都会做。 邓紫光对蒙再来说,做些藤竹木器去静江,应该可以卖出去试试。你家还有什么稀奇东西? 小妹跑进屋里,找出一个皮戏面,也叫傩具。邓紫光问还有谁会做它? 蒙再来说族中有几个匠作户会做。邓紫光道还请蒙再来费些心思,收集这些东西,送静江去试试这些东西能不能有销路。 过了正月十五,下蓝山便开始大兴土木。巨大的树木从高山上放倒下来,原先存放准备用来修桥或建鼓楼的木材也被征用了,修整场地的土工中有很多是来自各寨的妇女儿童。 见此情景,邓紫光连忙派人去山外买些猪羊回来,让参加建设的人们每天拿到十至二十铜钱,还能吃到一餐肉食。 场地平整完毕,粟汉尧抱来一只高冠大公鸡,结手印把公鸡定住,然后唱祝词。祝毕杀鸡,以鸡血洒地。 马帮进山来,送来了广东生铁和梧州片铁,相思埭伏击马成旺时被解救的铜工们接过等待已久的铁料,开炉打造斧、铧犂、木工锯、炒锅(注,根据宋人笔记《岭外代答》器用门中有梧州生铁,静江铜工用来铸器则薄几类纸,融州铜工用来与铜夹淋煅盘成带松纹的融州剑,这个记录的意义在于它证明炒锅制造在技术上已成熟)。 二月龙抬头,春水如期而至,山中有了鸟啼蛙鸣,人们开始通渠灌溉,担肥料肥田。农事开始繁忙,邓紫光只好放慢土木工事,将营造事交给王颜明,自己再次踏上巡检各山寨的路上。 跟随邓紫光一同巡视下蓝山的只有粟猛和蒙三。山中有猛兽出入,三人都带好黑臂弓,短刃,钩镰枪,粗柄虎叉(注,五十年代桂北有猛虎伤人)。 山路上茅草棘人,空气潮湿多雨,每人打着绑腿,矮皮靴。走一天山路下来,脚上被汗水泡得发白。身上披着蓑衣,头带斗笠,可一天山路下来才知道蓑衣根本没有用,雨雾不仅把外衣打潮,汗水更把内衣打湿。晚上到了小河滩寨,连忙洗澡洗衣,用火笼把衣物烤干。 <

> 据范成大《桂海虞衡》“蛮记”,宋在广西设州县峒三级,熟蕃诸峒皆羁縻,许大族长老为守,世代不傜不赋,领主自治。然大族豪强掠生蕃为奴,多妻多子,霸占土地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然后是互相争夺山林水源,直到互相攻灭。蕃人不识礼义,兄弟父子间为利所趋而仇的事层出(以上内容见于范成大《桂海虞衡》,并非妄编)。 归农各寨不仅有老军,还有归附的徭蛮,流民,有余力人家已盖起三层楼屋,开良田四五十亩,不出意外还会很快会达到每丁二十亩的标准。了解到这种情况,邓紫光掩饰不住开心,总算有人能达到自己确定的中等农户水平。按照每丁一年能种十亩,休耕十亩的生产标准,每亩地打粮二石,一丁每年生产粮食二十石,可养活一家四口。每户再有二十亩桑田,解决薪、麻,这样饱暖无忧。 有人检举有人买卖生蕃为奴,也有人买卖土地。蒙三与粟猛均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事,邓紫光以为不可买卖土地及人口,自己虽然说不清道理,却要两人代表自己与各寨主说明白,禁止土地买卖及奴役生番。已经发生买卖的,必须返还,无钱返还者,以工代钱,帮佣抵债。帮佣抵债者每天还应有十工钱,或者每月五斗米供人养家(宋元时代每斗米相当于十二斤)。 邓紫光不会说土话,蒙三与粟猛虽然会说,但要想说服别人返还人口和土地,大多数人不愿意自己亏钱。蒙三与粟猛嘴笨,说不通时就干脆要打人,邓紫光连忙拦住,说下蓝山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百姓,我作为父母官岂能欺压他们?更何况他们也是与自己出生入死的摧锋军士。邓紫光宣布准许土地转让,但原主有权租种自己曾经的土地,交纳给新东家的租金不得高于公租的,公租由种地者承担。人口买卖问题绝对不允许发生,只要进入下蓝山休养生息都是我的人,只能给人雇佣,不能给人为驱口。原用于买卖之资作雇佣之费,成人男丁佣金每月不得少于八百钱。 邓紫光见过朝廷禁人口买卖条存,但朝廷不禁深广羁縻州内孥婢买卖。今第一次巡视自己羁縻之地,他首先要刹车人口和土地买卖问题,理由很简单,土地和人口都是我的,你们间只可雇佣和租赁,不能买卖。 邓紫光看了农事看山林,看了山林看水源,最后忧心忡忡道:没想到山里这么苦,让家家能吃饱穿暖已是不易,想要衣食足知礼节就更不易,得另开财路才能迅速改善山人的生活。这山里虽然有林木土产,可下蓝山地处荒远,如何方便快捷运出并变成钱? 完成这次巡检,回大寨路上,路遇野猪,黄猄,獐子,邓紫光都不许猎杀,此时春天,万物生长,禁鱼猎捕杀,这也是山里人的规矩。 清明后营造事再次恢复,邓紫光去见始安夫人,见她正带着媞姐儿选出肥壮的蚕蛹做种,是第二批蚕了,夫人说这第三批要放慢一些,只选留二百只蛹,其余都留给你拿去炒了吃吧。邓紫光问为什么要放慢速度,夫人说因为移种了十多亩桑林到五月份才能长成,其它准备养蚕的农家也在移种,他们得七月份从第五批开始养蚕呢。 邓紫光问一斤丝需要多少个茧?夫人耐心的告诉他需五百只茧能缫丝一斤,一只蛾子可打孓三百,也就是一筐蚕,二百只蚕种到下一批有二百多筐,要收茧五万只,能缫丝百斤。按一匹丝绸需要蚕茧一千八百个,用工七个,织成丝绸需要二十五个工,值钱一千六到三千(以上内容见《宋史食货志》等史料。工科佬手头资料有限,未必准确)。 邓紫光眼一亮,蚕丝轻质,易于运输和交易。每户养蚕二十筐,二月下来收丝十斤,价值近三千钱,每月能得一千五百钱,可解决大问题了。 招抚衙门在六月初完成了,有阙门一、三堂一厅,六班合院,七十二间房屋。门外有小广场,立表木,张贴有告示:下月二十,九娘庙始安夫人发放蚕种,每户可获蚕子千五百枚,最多不超过四千五百枚。所有有心养蚕人家,需要在九娘庙跟随始安夫人学习护理蚕宝五天才可得到千枚蚕子。 还没开府,先有惠民之措,吸引大家过来询问。因为识字的人不多,邓紫光让王颜明带人轮流给大家解说。 熊桂带着马帮进山来,送进来二百斤盐和近两千斤铜钱,也就是一千贯。 久不见熊桂,邓紫光心中真有他乡遇故感动,与他好好叙旧一番。说到自己的烦恼就是义宁县答应的先生还没进山。熊桂说这事交我去办,保证八月份送进山来。 熊桂问邓紫光要这么多铜钱进山来如何用,邓紫光道自己在山中队伍拉起来好些日子,一直没有练兵,主要是不想耽误农事,现在有了钱,练兵时发些饷下去,不耽搁各家生计。 熊桂:我瞧这山中还算晏然,有必要练兵吗? 邓紫光:有,生蕃之地,其族类多种,民性多样,练兵目的不仅是保一方安宁,还要开府行政,维护道义,甚至也是为了培训选拔出一些人才。待村学开

起来,孩子们都识字了,下蓝山成为一个衣食足而知礼节,远小人的礼义之乡。 熊桂道你将时间与精力放在这山中,有此必要吗? 邓紫光:摧锋故人安居乐业,我才心安。 熊桂带着竹木藤器和生丝出山了,分到钱的山民看到了希望有利可图,邓紫光看到了民心思齐,对他寄予了希望。 他发布了第二个召令:选拔出四百人开始练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路人Beta他拒绝分化" 洪荒:从玉京山开始签到" 武侠:从笑傲开始倒反天罡" 我在废土种树" 洪荒妖行纪" 无恙" 陨仙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