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无奈叹气,他现在连管教儿子的权力都没有了吗。
反倒是桓熙帮着说话:
“母亲说错了,父亲的经验之谈,对我也大有裨益。
“若非有公务在身,熙儿恨不得时常跟在父亲身边聆听教诲。”
桓温闻言大慰,这么多年了,儿子终于向着自己一回。
司马兴男也不恼,放下食盒,给桓温端出一碗补汤,也不再妨碍他们父子对话,退出了房间。
桓温吹了一下汤水,说道:
“不过你这次倒也没有做错,王猛坐镇长安,总揽大权,如今有人构陷他,你就该果断行事,表明态度,不可含糊其词,使人误解了你的意思,致使后方争斗越发激烈。
“只是你回去关中以后,定要安抚士人之心。”
桓熙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士人之心容易挽回,可要是因为优柔寡断,使后方出现乱子,则悔之不及。
如今他旗帜鲜明的表达对王猛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那些心腹将佐也将因此抛开顾虑,紧密团结在王猛周围,助他稳定关中局势。
关中,乱不起来。
桓熙颔首道:
“孩儿多谢父亲教诲。”
其实,桓熙直到此时也不知道关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定是王猛与士族爆发了冲突。
这一突发变故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使他不可能亲自携民北上。
带着三万户百姓,又哪能走得快。
桓熙向桓温请求道:
“父亲,孩儿计划先行一步,邓遐已经去了武关,还需有一人领兵,为我护送百姓。”
知子莫如父,桓熙心里在打什么主意,桓温问道:
“熙儿想要由谁领兵护送?”
桓熙答道:
“还请分拨鹰扬将军周楚五千将士,由他携民北上。”
桓温沉吟道:
“兵马可以借,但在护送百姓前往关中后,你不得将人留在长安。”
桓熙也没指望真的能留下护卫大军,他道:
“孩儿只留下周楚一人可好?五千将士由副将督率南下。”
桓温仔细思量一番,说道:
“这事你自与周楚去说,他若是愿意追随伱前往关陇,为父自会放行。”
桓熙大喜,当即向桓温告辞,去寻周楚。
周楚听说此事,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就在桓熙决定抛下百姓,先行启程的同时,关中流言蜚语可谓甚嚣尘上。
许多人都在说王猛整顿吏治是假,借机铲除异己是真。
所谓三人成虎,传的人多了,假的也能被听成真的,曾子杀人就是例子。
如今桓熙不在关中,人心不安,就连他的一部分将佐也都开始怀疑王猛的用心,唯有权翼始终在坚定的支持着他。
王猛为了整顿吏治,甘愿背负骂名,如今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武关又有急报,张琚擅离职守,据说是往江陵告状去了,所有人都觉得王猛岌岌可危,唯有王猛自己镇定自若。